潘岳:以生态文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0-19 11:47:26
核心提示:“由于生态系统不可切割、生态后果不分疆域,生态文明的共同体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主体文明之一,而这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

  “由于生态系统不可切割、生态后果不分疆域,生态文明的共同体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主体文明之一,而这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10月18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的“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潘岳认为,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文明的共同体。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说,农业文明的共同体,其目的是解决生存挑战,表现为生活共同体;工业文明的共同体,追求的核心是财富,表现为利益共同体;生态文明的共同体则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潘岳从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生态文明如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首先,生态文明将推动“真正的共同体”转型。由于生态文明最能成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平台,必将引导全球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转型,增进不同制度的环境公平和社会正义,使社会主义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运动的引领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绿色实验”。


  其次,生态文明作为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共同价值提供重要内涵。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从基督教、伊斯兰、印度教以及中华文明等古老文明中间寻求生态智慧,这种互补性让生态文明成为文明跨时空交流的平台,使其更容易超越制度、种族、信仰、政治意识形态的藩篱,理性地进行共识对话。


  第三,生态文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依据。针对一些西方老牌帝国主义以国强必霸的逻辑预设中国,认为中国在资源上必然会与各国发生争抢冲突,必然实现新帝国扩张等说法,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找到驳斥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从来没有搞过殖民主义和霸权扩张、从来没有建立过基于血腥征服的军事帝国、从来没有进行强加于人的文化输出,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也绝不会是“新殖民主义”,必定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自身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凝聚国际共识。


  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凝聚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重要内涵。他说,当今世界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学习西方完成初步现代化后,都在反思西方意识形态,都在从自身古老文明传统中寻找新的价值观。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一边反思传统工业文明模式,一边到各种古老文明中间寻求生态智慧。他们发现,基督教文明要求人类对生物群的尊重和保护应成为自然法的内容。伊斯兰文明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合理适度地利用自然,反对穷奢极欲和浪费。印度教文明重视内在精神,发起“抱树运动”去实践生态伦理。当然,他们从中华文明中也可找到很多:西方在不断地求分,中华则不断地求合;西方有机械主义自然观,中华则有中和有机自然观;西方有人文主义伦理观,中华则有和谐生态伦理观;西方有二元对立进化论,中华则有天道人道融通论。


  潘岳说:“正是这种互补性使得生态文明成为一个文明跨时空的交流平台,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超越制度、种族、信仰、政治意识形态的藩篱,理性地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对话。”


 

本文标题: 潘岳:以生态文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13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