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剪纸艺术的原乡,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剪纸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价值和魅力也在不断更新和转变。如何让剪纸这种传统的艺术语言和当下文化叙事建立关联,是艺术家乔晓光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命题。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以剪纸的创新探索和油画“玉米地”系列引起画坛关注,被评论界称为“预示着剪纸发展新阶段的艺术家”,在此后的30多年间,他坚守民间文化的信念,始终保有对民间美术研究和创作的热情。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剪纸申遗与多民族剪纸田野调查、高校非遗相关新学科建设,以及国际间文化遗产主题的剪纸创新实践方面,乔晓光都取得了重要的文化艺术成果。
日前,“日常之诗·乔晓光”剪纸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展出其近十年来创作的代表性剪纸作品近200幅。展览打破了传统布展习惯,“剪纸墙”的呈现理念不仅使展示空间扩大了,也使“作品群”之间有了丰富的关联信息。尺幅不等的剪纸作品在墙面上以多层、重复、混放的布置方式,营造出一个“剪纸屋”的展示意境,更大可能地呈现了剪纸的能量传达。
游走于这门古老艺术中,观者可以从乔晓光作品里明显感受到传统剪纸艺术语言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感受时,乔晓光说:“我的题材既包含日常生活的感受与发现,也表现有历史维度的乡村劳动者传唱的生活史诗,是对‘无所不剪’的创作理念的不断尝试。”此次他在形式上做了很大突破,如打破二维的剪纸语言限制,采用金属材质并融入了光与影的表现手法,以营造新颖的剪纸场域,拓展剪纸的边界,使得传统的艺术语言中融入时代的气息。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板块,体现了乔晓光在剪纸叙事与观念形式表达方面的自觉探索意识。第一板块“人民的歌·《苗族古歌》与《卡莱瓦拉》”,这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围绕口传史诗文本的剪纸艺术创作,表现中国与芬兰两国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口传史诗主题内容,在创作形式上都选择了横长的篇幅表现。三段式结构表现了史诗的时间感和文化气质,剪纸的画面上人与物、人与事交替并行,如复调音乐一般展开,展示出一幅古老神奇而又单纯朴素的图形诗篇。乔晓光介绍,这部分剪纸作品在形式语言表现上,借鉴了北方汉画像石和民间剪纸语言符号程式化等手段,以及苗族剪纸三段式形式结构和摩梭人宗教美术的叙事手法。乔晓光提出“遗产+遗产”的观念,彰显出“比沟通更重要的是融合”的创作主张,用中国的剪纸艺术语言讲述世界的故事。其中《卡莱瓦拉》系列作品曾于2008年在芬兰库赫莫艺术中心展出。
第二板块为“日常之书·2012—2018的故事”。这部分展出的是以即兴创作方式表现生活片断与灵感的小型作品。把日常感受和生活点滴转化成剪纸语言,它不仅是艺术家记录生活片段的“剪纸日记”,也是艺术家剪纸创作的一种方法。这些作品像一页页打开的故事书,99幅有感而剪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独特的想象力。乔晓光认为,剪纸是人们身心与手沟通慰藉的重要方式,正在显示出其最靠近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文化魅力,但剪纸这种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是边缘的。他希望通过“无所不剪”的实践拓宽剪纸艺术的表现题材,让观众走近剪纸所构建的生活之诗,也让剪纸走入人们的生活。
第三个板块“生活的谱系”主要呈现了乔晓光近几年对剪纸语言和形式的新探索,作品题材为系列人物,表现了创作者对所处时代的人与事物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板块中,乔晓光将剪纸作品转化成非纸质的金属材质,墙面上的作品投射出光与影的映照,改变了观众对剪纸的观看方式,同时,空间中悬挂的剪纸作品重在观众与转化过的剪纸语言亲密接触,从而一改人们对剪纸作品的传统感知。那些剪纸装置营造了一个新颖的场域,试图以新的方式传达鲜活的社会生活图像。其中,《落花流水》系列装置将中国传统纹样落花流水纹与现代剪纸形象结合,突破了剪纸图案化的形式语言,既体现出中国古典诗歌“样式化生活”表现的叙事观,也反映了艺术家运用现代方式的即兴创作能力。
一方面,传统剪纸的日常性,构成了不同地域剪纸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变迁,又带来了传统剪纸集体程式和社区公共性传承的失衡,不断融入的现代艺术元素与方法,也使得剪纸趋向同质化。乔晓光认为,传统剪纸不仅是一种平面化的纹饰叙事,也是地域性族群文化本能与文化积淀的体现,“我们应该从更多重的视野去理解剪纸。因为剪纸是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物种,它蕴含着活态的民间场域和历史语境,包含着更本原的文化根性。对剪纸背后所蕴含文化的理解,是认知剪纸价值的关键。”
回溯30年前,乔晓光跟随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队进行了一场历时9个月的田野考察,彼时即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民间艺术的种子。他曾说,民间是另一番天地,那里“没有文明障眼的高墙”,民间艺术总是把人引回到人与自然的生存基点去感知叙事,而“日常之诗”即是以剪纸的简约方式,回到生活,回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