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美术馆公共空间如何利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2-26 14:46:09  来源:新快报
核心提示:如何利用好这些闲置的公共空间,让这些公共空间活起来,在许多博物馆中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和非常好的经验。

  如何利用好这些闲置的公共空间,让这些公共空间活起来,在许多博物馆中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和非常好的经验。最常规的办法就是在这些公共空间中,根据公共空间的大小,安置一些多少不等的展板,展现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历史,或者是博物馆、美术馆建筑发展的过程。观众路过此地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这些历史,能够了解它的建筑的过程,以及它的改扩建的一些历史等等。因此,这些空间的利用实际上对博物馆的业务有很大的帮助。而在另一个层面上来看,也提升了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范围与服务的水平。显然,再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是相对的大,对一座运营得好的博物馆来说,它的空间都是不够用的,再有多少展厅往往也安排不了那么多的展览。所以,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包括它的展厅的利用,或者是再利用,都能够反映博物馆的管理水平。闲置的公共空间的充分利用,在某种程度上是扩大了展厅的数量和面积。


  博物馆的空间利用也有一些经验可循,比如,波士顿美术馆利用过道而举办了一个“无尽的盛宴”特展,非常恰当地运用了闲置的公共空间。波士顿美术馆是我喜欢的美术馆之一,这种美术馆,它的建筑规模及它的整体的动专业安排,还有它在为公众服务的一些设施,应该是比较周全的。当然,波士顿美术馆这样在休闲功能的表现上,空间利用的水平也是少有的。该馆有很多餐厅,有很多为公众服务的空间,有不同的规模,既有一般性的简餐,也有常规的一些餐厅,还有比较高端的餐厅,它们和一般性市面上的餐厅都不太一样,其文化氛围以及它的一些具体安排,都有别于常规。其高端餐厅中有弹琴的、拉琴的等等,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和情调别具一格。因为它背靠的是美术馆。


  在波士顿美术馆一处较大的一楼转向二楼的楼梯,这是该馆内较大规模的楼梯,二楼的过道也是非常壮观而具有设计感的过道,是人们路过此忍不住要留影的地方。就在这个二楼转向展厅的过道上,有一个“无尽的盛宴”的特展,可以成为美术馆充分利用闲置空间的典范。


  “无尽的盛宴”是一个由孩子们参与的社区合作的艺术项目,旨在探索食物和文化的相互联系。这使我想起了米兰世博会的主题,以及为了世博会而策划的超大型的“艺术与食物”的主题展。波士顿美术馆在7个月的时间里,与RhondaWeppler合作,邀请了来自波士顿地区10个社区组织的年轻艺术家创作了为大型壁画拍摄的可食用雕塑。壁画的背景,也完全由可食用的材料制成,再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桌布图案。


  这里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糖果、巧克力、糖衣、软糖和食品安全的硅模具制作微型盘子、碗和其他食品。他们的灵感来自波士顿美术馆馆藏和艺术品,以及他们自己的文化多样化家庭所享用的菜肴,如中国蛋挞、萨尔瓦多辣酱玉米饼馅、牙买加米饭和豆类。这些内容被拍摄后,表现形式就会在这个超现实的史诗般的“无尽的盛宴”中占据真实食物的视觉空间。而在这个展出空间中不远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内一层大餐厅以及它的地下餐厅,而且沿着这个过道往前行,就能够看到很多人在这里就餐。


  为了创造一个与如此巨大的照片的对应点,每个年轻的艺术家都制作了一个他或她前一天吃过的一顿饭的小雕塑,这就是与墙面巨大的摄影壁画所对应的展柜内的陈列——“昨天的食物”。这些“昨天的食物”使用膨胀铸造材料,它们的选择所扩大到生命规模,通过这些作品的纹理表面,可以看到每个制造商作者的指纹,这些缩微的模型,又让我们反思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及其独特的身份。


 

本文标题: 陈履生:美术馆公共空间如何利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21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