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大幕。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历史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制定、完善和落实对外开放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大势。
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顺应了时代主题的深刻转变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新时期。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成为国际上最为突出的两大问题。对此,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5月会见时任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将其概括为和平问题和南北问题,并于次年3月在接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中国推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作出对外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正是基于对时代主题转变的深刻洞察。也正是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基本特征既是和平导向的,也是发展导向的。
对外开放是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较20世纪70年代末期已发生深刻改变。从国际上看,和平与发展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已不再局限于和平与发展问题。对此,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明确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将治理赤字上升到全人类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之一来加以认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世界新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战略判断,对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新时代的对外开放还肩负着引领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使命。
对外开放的战略步伐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刻转变
20世纪70年代,尽管世界仍处于两个平行市场阶段,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大。随着冷战结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市场随之不复存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所处的经济全球化阶段呈现新的历史特征。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经济全球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面临新的调整,理念上应该更加注重开放包容,方向上应该更加注重普惠平衡,效应上应该更加注重公正共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启示是,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对外开放是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刻转变带来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刻转变,并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以开放为导向是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然趋势。为此,中国倡导世界各国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在此过程中,中国逐步迈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阶段,在开放对象上面向世界所有经济体,在开放领域上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并举,在开放空间上覆盖沿海和内陆。
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顺应了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转变
20世纪70年代,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也在不断积聚。90年代起,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1990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1.9%,201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40.4%,在不到20年间差不多翻了一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990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1%,并在2008年达到51.1%,实现了对发达经济体经济总量的赶超,2018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到59.3%。为此,在开放对象的优先顺序上,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坚持对发达国家开放”向“对发达国家开放”与“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更好结合的转变。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仍在继续,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现实,盘活全球经济的动力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和完善。通过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实现相关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作为一项面向全球的开放性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为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和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提供了新平台,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依托。
对外开放的战略理念顺应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转变
过去4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约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8%上升到2018年的16.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当前,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和投资稳居世界前列。中国货物进出口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总额均超过2万亿美元。同时,中国还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过去40年间,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随之发生了深刻转变。中国的对外开放也逐步实现从追求自身发展向推动共同发展转变。
4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一方面,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实现自身发展,但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获取对外开放的收益;另一方面,发展起来的中国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中国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并成为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为此,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郑重宣布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作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理念,推动全球共同开放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抉择,也彰显了中国以实际行动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国责任。
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顺应了国内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转变
1978年以前,数亿中国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数亿中国人还是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文盲,中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要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40年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国13亿多人口摆脱了物质短缺,农村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3.1%的较低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在助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方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如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由此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平衡和充分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孜孜以求的具体体现之一即是对高品质商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此,中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旨在通过搭建相互贸易和交流的平台,鼓励和吸引其他经济体向中国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着眼于这一战略目标,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并履行与自身实力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总之,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40年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国际格局如何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中国推行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定力始终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随着时代潮流日益深化,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品格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的,“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中国的对外开放就是中国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展望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