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就发展街巷文化作出部署,要求“保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实施胡同微空间改善计划,提供更多可休憩、可交往、有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恢复具有老北京味的街巷胡同,发展街巷文化。”
胡同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发展街巷文化,通过挖掘有文化底蕴、有活力的历史空间,让胡同文化活起来,重新焕发生机,超越了对街巷胡同本身的静态保留,保持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使北京的城市记忆得以留存,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街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是百姓生活与工作的聚集地,这里有市民最直接的存在感、获得感和自豪感。通过建设胡同文化博物馆、民俗传习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街巷文化,以此为抓手推进社区建设,为胡同居民提供了增进感情、涵养文化的空间和载体。
具体来说,推动北京街巷文化建设,可以以四个“一一”为抓手。
一个四合院都不拆、一条胡同都不拓宽。北京新版总规明确提出“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今后在老城更新中应作为刚性约束严格落实,不得以任何理由拆除或变相拆除四合院、拓宽胡同。史家胡同历时700年,正是由于大量保存了规制完好的四合院群落,才得以在当下依然散发着历史文化气息;米粮库胡同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其总体建筑格局并无大的改变,所以今天在米粮库胡同行走仍能尽情感受北京胡同的魅力。不拆四合院、不拓宽胡同是为了更好地把这些名人故居的历史陆陆续续地挖掘出来,把这些发掘出来后,才能把城市的整个人文底蕴更深地挖掘出来。
一个老建筑讲一个故事。发展街巷文化,不仅要保护好胡同的老房子,还要讲好它们的故事,向人们展示城市是如何发展的、文化是怎么沉淀下来的。各级政府要动员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机构挖掘全市各级各类老建筑的历史,并给每个建筑都挂牌、设置二维码,市民、游客逛到这些建筑时,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了解更多与这座建筑有关的故事,让每一个建筑都可阅读。
一个胡同出一本书。研究北京历史的专家们认为,北京的每条胡同都可以写一部书,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堪称一部地方志、文化史。每个胡同出一本书或拍一部纪录片和影视作品,将文艺创作的视角投向胡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有价值的文化选择。北京的胡同融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于一身,风云际会、特色鲜明。北京应鼓励各区政府及街道办事处以及出版社、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挖掘胡同文化,出版、拍摄更多的胡同往事精品。
一个文化精华区建一个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是北京市第一家胡同博物馆,是反映史家胡同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从长远看,每个胡同都可以像史家胡同一样建一个博物馆。建议每个文化精华区建一个博物馆,集中展示这些区域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建筑、历史人物。抓住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契机,利用腾退的空间建文化精华区博物馆,弥补胡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一到旅游旺季,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地就游人如织,这极大地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而提升13片文化精华区的品质,给游客提供多元的、特色鲜明的胡同旅游产品,什刹海、南锣鼓巷等地的旅游密度可能就下降了。如,清朝时期四大徽班进京主要居住在大栅栏地区的陕西巷、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这里梨园名角故居林立,这个区域可以设立京剧博物馆。博物馆可以融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并进行有区域特色的文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推广。
为更好地落实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还要围绕街巷文化的保护、挖掘、展示、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制定街巷文化发展规划,列出各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要结合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发展中轴线周边的胡同文化,打造街巷文化产品链,讲好中轴线故事;要建立各级政府支持、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发展街巷文化的新机制,政府只需搭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调动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参与街巷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达到效果的最大化;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到街巷文化发展中,发展胡同文化体验旅游,通过“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旅游”模式,焕发非遗生命力,使其成为街巷胡同内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丰富街巷胡同内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