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法国著名建筑师马克·巴拉尼:交通与艺术共舞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8-16 11:01:18  来源:房地产导刊
核心提示:城市交通是可持续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城市各类交通工具的联结畅通、采取对环境更具“温和”的环保出行方式成为全世界各个城市关注的焦点。法国建筑师马克·巴拉尼(MarcBarani)携带着为尼斯城设计的“多式联运中心”解决方案,获得了Moniteur杂志颁发的银角尺奖,这或许能够成为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启示。

  城市交通是可持续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城市各类交通工具的联结畅通、采取对环境更具“温和”的环保出行方式成为全世界各个城市关注的焦点。法国建筑师马克·巴拉尼(MarcBarani)携带着为尼斯城设计的“多式联运中心”解决方案,获得了Moniteur杂志颁发的银角尺奖,这或许能够成为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启示。7月21日下午,马克·巴拉尼应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邀约,在广州时代美馆分享了他对“城市通道,创造‘温和’出行方式”的看法,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共享单车”不等于“共享出行”


  与其它的出行方式不同,马克·巴拉尼认为“温和”的出行方式是一种“慢”出行方式,背后蕴含着两个概念:一是环保;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荷兰、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是“温和”出行方式的标杆。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荷兰首先开始推行“温和”的出行方式:有轨电车、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等不同的出行方式相结合,很好地实现了城市交通的分流。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为对自行车出行的大力推崇和使用,荷兰在国际上荣获“自行车王国”的美誉。相比上世纪中国的“自行车王国”是对贫穷的定义,荷兰的“自行车王国”是国际社会对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的褒奖。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崛起和网络的发展,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自行车应运而生,大量的共享自行车被投入市场使用,新时代的中国“自行车王国”也被赋予了环保的意义。理念走在发展的前面,企业提供的先进服务与社会观念、道路规划发生了矛盾,“自行车坟场”现象层出不穷,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引发了人们对这种共享方式的质疑。


  对此,马克·巴拉尼表示共享单车不等于“共享出行”,共享单车的失败更不等于“温和”出行的失败。马克·巴拉尼并不认可“共享单车”的概念。在他看来,人们的本性是比较注重自己的东西,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则没有那么在意。在北欧国家,即使“温和”的出行方式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是“共享单车”在当地的发展也没有那么理想。


  马克·巴拉尼强调:“不能从单一方面看待’慢出行’这种方式,交通讲究的是联结,我们不要仅仅看到它是自行车,还要看到可以骑着自行车去坐有轨电车,去换乘其他的交通方式,要把问题连续起来看”。


  但他也表示,如今中国的城市规划还处于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拥有强力的执行力,相信在未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单从他去过的北京、昆明、广州来看,马克·巴拉尼认为中国的城市格局普遍设计得比较方正,这对后期的道路规划有一定的优势。


  在鼓励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方面,马克·巴拉尼给出两条建议:一是从教育出发,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二是加强交通的连结。


  “不是骑自行车出行不方便,而是只能骑自行车出行才是不方便。”马克·巴拉尼如是说。


  城市修复:“联结”不同的交通方式实现分流


  近年来,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规划引导土地增值的TOD开发模式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成为热门方式。但实质上,马克·巴拉尼认为这是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巴黎在过去就借由交通的发展带动周边城市的增值。在这快速发展的时期,可能导致的问题是不同的交通方式无法实现有效地连接,城市区域被公路、轨道切割。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交通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公交、地铁、有轨电车等拥有极大便利性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城市的拥堵问题却始终像是无法根治的“牛皮鲜”。


  如何推广“温和”的出行方式,让城市居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通过发挥建筑和规划的作用,将各种交通方式联系起来。在创造“温和”的出行方式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不同的出行方式实行分流。而分流的实现,首先就要确保各种交通方式的联结畅通。马克·巴拉尼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应该在城市发展原有的基础设施上,考虑如何把不同的交通方式联结起来”。


  马克·巴拉尼将尼斯有轨电车车站设计成“多式联运中心”,不仅是为了修复尼斯在过去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城市“割裂”,也是为了将不同的交通方式联结,推动“温和”环保的出行方式。


  “多式联运中心”拥有完整的地下空间,具备有轨电车终点站、停车换乘系统、维修中心、列车有轨电车停靠站及网络指挥中心。市民想从这里出发到城市另外一端的火车站,可以租用自行车到达联运中心换乘有轨电车,再由有轨电车换乘火车。


  在主体建筑凸出地面的部分,马克·巴拉尼采用大面积的透明落地窗:“让行人能看见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这是在现代社会人们通过建筑实现的‘沟通’”。在联运中心的顶端,马克·巴拉尼和园林设计师一起,共同设计出了平行于地面的绿化观景台,拥有绝佳的城市景观视角,为行人提供休闲的空间。


  尼斯有轨电车车站的多式联运中心是交通与建筑艺术美的结合,座落在山脚下,连接着城市和山丘,眺望广阔的海洋,串联并增加了现有的公共空间。它不仅节省了交通管理和乘客换乘的时间成本,还提供购物和休闲娱乐服务,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出行体验。此外,车站与休闲娱乐中心结合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过境旅客停留时间和舒适度的增加,直接为周边地区带来人流密度与商业活力。


  为了提倡低碳环保的“温和”出行理念,马克·巴拉尼在诸多设计项目中都考虑到公共交通的使用空间。例如在埃里克-塔巴利桥和斯特拉斯堡罗纳桥项目的设计上,马克·巴拉尼都为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提供了专业车道。同时,他强调公共建筑的观景效果,为此,他将具有现代美感的线条融入桥梁设计中,利用视线错觉建造了不同层次的观景平台。


 

本文标题: 专访法国著名建筑师马克·巴拉尼:交通与艺术共舞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42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