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筑业名闻遐迩的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机施),是上海建工集团麾下的核心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大型综合机械化施工的专业单位,综合实力居行业前列。在该公司60华诞前夕,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宏接受了建筑时报记者采访。
记者:再过几天,上海机施就要迎来60岁华诞。首先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上海机施的昨天。
李志宏:上海机施创业发轫,时间要追溯到66年前。1952年8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在此背景下,华东建筑管理局随即成立,不久更名为上海市建筑工程局。为了集中当时仅有的管理机械设备、技术人员,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上海市建筑工程局设立了机具供应站——那便是上海机施的前身。1958年9月1日,上海市机械施工公司正式成立。
回顾60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艰苦的初创阶段,时间跨度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1958年至1978年。这个阶段是机施集团结构安装技术的发展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沉淀,为现在的钢结构核心技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我们的施工方式也迈开了从手工作业向工业化、机械化发展的步伐,自身的施工技术和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专业大发展的阶段,时间跨度上,从1978年改革开放一直到新世纪。在1978年,机施与凿井公司合并,丰富了公司的专业结构,形成了吊装、打桩、土方、凿井、机修、深井六大专业。随着市场化、上海城市建设以及浦东开发开放等契机,公司的技术开发和专业发展齐头并进(开发了钢结构吊装、钻孔灌注桩、盾构法施工等新技术),到2000年左右,通过20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钢结构、轨道交通和地基基础三大专业的格局。
第三个阶段,可以说是转型发展的阶段,时间上,从2000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建立,开始有董事会、战略管理等新的概念。到2005年,在建工集团的支持下,公司董事会提出专业总承包经营战略,从此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成为公司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发展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记者:60年创业史中,上海机施哪个时期让你印象深刻?上海机施当下的发展情况如何?
李志宏: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目前国内最高的建筑(632米上海中心)、最高的塔桅结构(600米广州塔)、上海浦西的最高楼(白玉兰广场)、上海所有轨道交通线路、东方明珠电视塔、国家大剧院、上海铁路南站、世博会一轴四馆、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枢纽、港珠澳大桥旅检大楼、国家会展中心(现在配合进博会实施的改建工程)……这些代表作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上海机施的成长。
如果仅从经营规模来看,最近十三年,是机施发展极为快速的一个时期。在专业总承包经营战略下,公司订单规模增长10倍,注册资本和总资产均大幅增长。钢结构板块,“两个一体化”得到了深入推进,开始做产业了,通过产业链延伸,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大市政与地下工程领域,在轨道交通施工总承包、深耕长三角、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机械化施工的装备力量也得到了提高。
记者:上海机施目前主营业务是什么?营业规模怎样?
李志宏:公司拥有两大专业板块:一个是钢结构板块、另一个是大市政与地下工程板块。两大专业板块的项目占到公司营业总额的九成以上。作为一家专业公司,我们的技术含量较高。我们立足于市场,手中必须有“金刚钻”。我们经过60年的积淀,拥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
记者:您刚提到上海机施拥有两大专业板块,能和我们展开聊聊吗?
李志宏:好的。很多人提到上海机施,第一反应是“吊装英雄队”。从上海机施在全国范围承建的标志性建筑、一流装备与技术水平及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等视角综合分析看,上海机施无疑处在同行业“领跑”的位置。其实除了在钢结构施工领域赫赫有名,我们也正在往钢结构“两个一体化”方向发展。
“十三五”初期,建工集团挂牌成立钢结构产业化基地,这座大型现代化钢结构产业化制作基地,占地488亩,总面积10万平方米,设计年产钢结构15万吨。钢结构基地的建立,对上海机施在钢结构市场的拓展产生了极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上海机施如虎添翼,钢结构“两个一体化”,即:设计、制作、吊装一体化,钢结构、幕墙、屋面一体化,基本形成。2016年,我们取得幕墙最高资质。随后,我们接连拿下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工程、和辉光电工程、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等多项大型钢结构工程,使钢结构全产业链趋于成熟。除钢结构外,我们的另一个专业板块是大市政与地下空间板块。
在大市政领域,过去高架道路建设大都是现浇,现在我们依托海门基地,开始走向以钢结构、装配化为主,这在绿色、环保方面,是一场革命。
在地下空间板块,我们在软土地基施工领域优势明显,是一流的。我们与上海市政总院联合成立地下工程公司,与上游设计院的紧密合作打开了新的经营空间,逐步形成了设计施工一体化联动服务的能力。作为行业先锋,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成功实施了金蝉脱壳、水中进洞、逆作法施工、装配式建筑等专业工艺,我们自主创新研发国内首台超大截面矩形盾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60年发展,尤其是2005年后13年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上海机施已由过去单纯的工序性分包企业,发展为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以装备密集、技术密集为特色,以总承包、总集成为方向的现代施工企业、现代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近年来上海机施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的卓著成就有目共睹,主要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李志宏:作为专家型企业,我们所拥有的核心施工技术,以及专业人才始终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其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公司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研制了第一代摩擦性钻孔灌注桩,为上海城区改造提供了一种环保适用的桩基形式,也为公司开发了一项全新的业务,成为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之一。
其二,以“超前储备,不断创新”为发展战略。比如:我们从2000年年初就开始了地下通道非开挖施工技术的探索和研发,首创了可置换管幕的箱涵顶进工艺—箱涵全断面双重置换工艺,研发了相应的小直径矩形顶管机及配套设备,并于2010年底在上海金山铁路改建工程中首次应用获得成功。实现了国内首次在运营铁路线下进行不架设便梁的下立交通道箱涵顶进施工,施工过程无需火车停运、不影响既有铁路运营,开创了国内运营铁路线下立交通道箱涵顶进施工的新纪元。
其三,以现有的先进技术为基础,以自主创新和综合集成为主要手段,努力形成领先于行业和地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上海机施通过多年的自主创新,结合重大工程建设,研发土木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和专用设备,在大跨度及空间钢结构施工、超高层及高耸钢结构施工、特殊交通工程施工、异形截面地下通道及复杂条件下隧道施工、特种桩基和地下连续墙施工,以及施工专用设备研制等六个方面,形成了21项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为国际领先。
其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走在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上海中心幕墙支撑体系支座优化及国产化研发过程中,公司以企业技术中心及其中试基地为基本力量,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借助社会各方一流技术力量,历经一年的时间,攻克诸多世界级难题。
其五,注重科技开发与业务开发的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产业化。例如上海中心施工过程中,我们创新制定了基于BIM的钢结构幕墙深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实施一体化的施工方案。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开创了BIM技术在超高建筑施工中研发与应用的先河,奠定了上海机施在建筑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其六,注重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注重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我们通过“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两大战略,建立了技术中心、工程研究院、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技术分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的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员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从平台和制度上,为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源泉。培育了一大批专业领军人才、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和科研骨干,提升了队伍的素质。首批“上海工匠”中,我们公司就有两人入选。
记者:展望未来,上海机施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思路是什么?
李志宏: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专家型现代化施工企业”,这是我们的企业愿景。宏观思路上,抓好两件事,一个是战略、另一个是文化。
战略上,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建工集团“三全”战略,也就是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通过“三全”(“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战略理念的引领,不断打造我们专家型企业的专家型品牌。
文化方面,我们要注重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宣传好“三大文化基因”(“执行力”基因、“诚信”基因、“工匠”基因),让已形成的诚信、创新、特别能战斗等优秀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同时,还要根据新时代新要求,确定文化建设的新方向新目标。
记者:两大产业链拓展的“路线图”是否可以略作介绍?
李志宏:面向未来,我们依然将立足于专业施工技术的前沿。
钢结构板块,全国化布局,全面支持建工集团的国内市场发展;市政和地下工程板块,立足长三角和中原地区,以项目带动城市经营。我们还将围绕主要产业,推进“纵向一体化”的专业总承包,坚持钢结构“两个一体化”和大市政、地下工程的集成发展。巩固专业发展优势,把钢结构制作、幕墙、地下空间开发作为产业拓展的重点,成为专业细分市场的领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