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它经过了600年的历史积淀,用清丽悠远的行腔唱活了诗赋文藻,更以空谷幽兰的姿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紧紧相连。2001年,昆曲被列为首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昆曲界,有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的名字在舞台上已经沉寂了30多年,但感受过她艺术魅力的人,都想一睹这位名家的风采。
她深得昆曲“传字辈”名师真传,亲历《十五贯》进京,20岁时就成了浙江昆剧团的“台柱”。中年极负盛名时,她急流勇退隐身于讲台,成为中国昆剧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如今已桃李满门。她就是沈世华。
拜师学艺
坚守昆曲阵地
沈世华1941年生于上海,上世纪50年代进入国风昆苏剧团。白天跟着师父练功、吊嗓、拍曲,晚上参与演出,十几岁的沈世华就这样开始了昆剧艺术表演的学习生涯。
清末以来,昆曲由盛转衰,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仍是一片萧条。那时沈世华所在的国风苏昆剧团,是当时全国唯一上演昆剧的专业剧团,由昆剧“传字辈”名家周传瑛、王传淞、包传铎等人艰难地支撑着。
“那时要成立上海戏校,几位老师都受到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去学校当老师。但老师们说,‘我们不能去,一旦去了,昆曲就要失传。为了昆曲,我们再困难也能挺过去。’”沈世华回忆。
正因为坚守着这块昆曲阵地,国风苏昆剧团才有了创编昆剧新戏《十五贯》的机会。时年16岁的沈世华,亲历了整个编排过程,令她终生难忘。从杭州、上海再到北京演出,昆剧《十五贯》以批判官僚作风、歌颂实事求是的内涵,精湛的表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1956年5月18日周恩来观看《十五贯》后的讲话稿《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说起》在《人民日报》上刊发,更让《十五贯》名满中华。
《十五贯》的成功让昆曲迎来全面复苏,此时的沈世华也崭露头角,成了剧团的当家旦角,凭借《玉簪记·琴挑》这部戏两度斩获殊荣。
苦心探究
钻研表演创新
师承名家、用心钻研,沈世华以细腻准确的唱做、规范典雅的身段,塑造了众多经典的闺门旦形象,其中《孽海记·思凡》里的小尼姑一角是她最喜爱、最下功夫的角色。
《思凡》这出戏讲的是小尼姑逃下山,勇敢追求个人幸福的故事。故事结构简单,但这折近30分钟的独角戏,很考验演员的功力,戏曲界里甚至有“男怕夜奔(《林冲夜奔》,出自《水浒记》),女怕思凡”的说法。沈世华的《思凡》深得“传字辈”当家旦角朱传茗亲传,也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王瑶卿先生说过,熟能生巧未必巧,要想生巧需动脑。《思凡》这出戏很锻炼演员,我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出场时加上音乐,表现庙宇的气氛;道具摆放上也尽量遵从现实。”沈世华说。
由南入北
迈上教学舞台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事业顶峰的沈世华,随工作调动的丈夫一同来到北京,调入北方昆曲剧院。1983年,沈世华凭借《牡丹亭·游园》获得了“首届北京中青年演员调演”的最高奖。此后,她因种种原因转入中国戏曲学院任教,从此告别了倾注半生挚爱和心血的昆剧舞台。谈到此处,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离开舞台难免有许多眷恋,但在讲台上,沈世华却收获了另一份辉煌。
虽然自己学戏时攻武旦,但身为老师的沈世华,小旦戏、小生戏样样能教,这深受她的老师周传瑛影响:一个好演员不仅要学会自己家门演出的“单头”更要牢记整部戏的“总讲”。作为中国昆剧艺术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她曾演出及教授过近百出传统与现代剧目,学生中有许多人获得了“梅花奖”等全国和省市级奖励。如今,沈世华已年过古稀,却依旧活跃在中国戏曲学院的一线教学岗位上,将昆曲的魅力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昆曲之生生不息,除了舞台上的灿烂鲜花和阵阵掌声,更重要的还有这不绝如缕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