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珍是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会长、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馆长。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爸爸是藏族人,妈妈是羌族人,两个古老的民族在这巍巍大山里共同创造了神秘的藏羌文化。杨华珍所学的藏羌织绣技艺就在这块土地上代代相传,外婆传给妈妈,妈妈再传给女儿。杨华珍六岁的时候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件作品,一个布娃娃。从此,她和藏羌织绣就再也没分开过。迄今为止她创作了《十二月花》《丰收舞》《松岗群碉》等众多经典作品,受到国内外诸多艺术家的赞赏。
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融合齐头并进
杨华珍老师在四川非遗展“非遗主题沙龙”中,回忆自己从事藏羌织绣工艺的经历,她提到,刺绣需要举一反三,要不断地去收集、积累、学习、沉淀,才能够让自己的技艺不断地发展提升。她表示,传统技艺要代表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与历史。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是珍贵的,我们要学会怎么去用,不要原封不动地用,需要进行二次创作,要代表自己的心,适应不断前进的新时代。同时,我们也应该明晰消费者、年轻人的心理,学会分析市场,才能让更多的当代人了解传统文化。
杨华珍老师还讲到,“我们需要一心一意做手艺,要用心才能做成功事,手艺人和传承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成为传承人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她建议非遗传承人应当多收徒弟,让下一代有更多传世的东西。谈到自己做公益的经历,她认为在收获的同时也应该有所付出,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汉藏羌彝是一家,多元的文化才能创造多彩的生活”,杨华珍老师在沙龙上说道,“现在旅游业很发达,带动了旅游文化的发展,而非遗也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遗才有了更多宣传的机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相互融合发展,既强强联合,又相辅相成。这是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振兴强大的内生动力。
谈起自己的藏羌织绣走出国门,杨老师深感自豪,但对于藏羌织绣在国内的的反响平平杨老师也不禁感慨,她特别希望以后藏羌织绣能够加大国内的推广力度,希望以后能够让更多的国人知道,让我们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本土发展壮大。
藏羌织绣带动乡村振兴
2008年汶川大地震,杨华珍的家乡遭遇重创,在《阿坝日报》当摄影记者的她没有过多顾虑,毅然决然回到故乡,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来帮助父老乡亲。杨华珍教授织绣的主意得到了十多位老姐姐的响应。“就这样,我们十几个平均年龄60岁的老妇人们,离开大山,来到了成都,我们说这叫‘老太太们闯江湖’!”杨华珍如此戏谑当年的“壮举”。
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杨华珍在成都文殊坊成立了“藏羌绣苑”,这是保护和传承藏羌织绣的大本营。2011年10月,杨华珍又在汶川县映秀镇建立“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将藏羌织绣融入到地域特色中,让传统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宣传推广。从2008年到现在,通过“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杨华珍培训农村妇女3000人,带动1000多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一些兼职的绣娘,通过织绣工作可以获得每个月一千多元的收入,他们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有效地补贴家用,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杨华珍把藏羌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结合起来,让藏羌织绣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中,通过创新实践,也让更多的手艺人参与到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非遗传承与旅游融合、乡村振兴还需要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