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宝龙,男,1941年生,山东邹城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山东民间舞蹈专家,山东省文化馆研究馆员。曾获全国优秀编纂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编审工作奖,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出版学术专著《山东传统舞蹈志》,参与编撰《山东风物志》、《山东民间艺术志》、《齐鲁民间艺术通览》、《齐鲁特色文化丛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在全国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中任副主编。
齐鲁大地异彩纷呈的民间舞蹈,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芳香。它们从远古走来,在历史长河中随时代的波浪起起伏伏,滋润着乡民的生活;它们又将走向未来,带着昨天和今天的记忆。
然而,有许多曾经丰富了人们生活的传统舞蹈,却如同被波浪留在岸上的珍珠,在乡村发展的变革中,再也找不到自己随之漂流的民俗的源头,被遗忘在了时光的岸滩上。
河岸上,有一位年轻人,他望着奔腾而去的河水,看看眼前的砂砾,弯下腰在沙滩上细细找寻。寻到的珍珠,他就放到身边的小船上。
一晃40年过去了,年轻人变老了,小船装满了珍宝。40年来一粒粒挑选出来的宝贝,他会送往何处?
老人把小舟推进河中,任小舟随波远行,舟船行至远方,终将回归河流。
那些散落在齐鲁大地、几乎被遗忘的传统舞蹈,正是那一粒粒从砂砾中拣拾出的珍珠,乘坐着《山东传统舞蹈志》的艺术之舟,航行在新时代的长河里。
打造艺术之舟的,就是现已年近八旬的山东民间舞蹈专家庞宝龙。
天生舞缘,舞台上的俊秀少年
1945年8月,日伪政权终于被赶出了饱受蹂躏的邹城大地,淳朴的地方民风一日日复苏。五岁的庞宝龙,懵懂的感觉到了周边的气氛轻松了许多,街头巷尾的笑声多了,活动也多了。街坊邻居的武术招式,在夕阳的余晖下多了一丝温柔,看呆了眼的庞宝龙,于是成了习武图中一板一眼摆架势的邻家顽童。
1949年10月1日,中华大地,普天同庆,八岁的庞宝龙在载歌载舞中欢呼雀跃,龙灯、旱船、高跷、秧歌,那些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激动,那种最淳朴的感恩、最纯净的感情通过肢体语言直接的、激荡人心地展现了出来。那种直抵心灵的震撼,拨响了庞宝龙心中的舞蹈弦。从那一年开始,庞宝龙踩上了高跷,也踏上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因为热爱,因为喜好,因为钻研,也或者因为与舞蹈天生的缘分,庞宝龙在中学时被选入业余文工团,业余文工团的训练为他推开了专业舞蹈的大门。一次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庞宝龙脱颖而出,被选入“山东省跃进歌舞团”,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巡演。在这一年里,庞宝龙的协调性、柔韧性、模仿力、弹跳力、爆发力、舞台表现力突飞猛进地提高。往前走一步,就接触更多的专业舞者,就有更多可以学习舞蹈、精进舞蹈的机会。
“我身边的人都是我的老师,年龄大的是我的老师,年龄小的是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他们身上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咨询我问题的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不懂的地方我懂,也必然有我不懂的地方他懂”,正是因为谦虚好学的心态以及精进钻研的态度,好运再一次降临在庞宝龙身上。十八岁的他被选拔进入“山东省歌舞团”,这一个古典舞、民间舞、民族舞,民族民间歌舞剧院的专业团体,成为一名专业舞者,开始了15年的舞台生涯。
20世纪60年代,庞宝龙随东方红歌舞团赴赞比亚、坦桑尼亚、索马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访问演出。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们跳起当地的舞蹈,以舞蹈传递着友谊;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们跳起中国民间舞蹈,留下中华舞者的舞韵。
走下舞台,普及群众舞蹈的无名英雄
35岁那一年,庞宝龙从舞台上走下来,走进了群众舞蹈中。
山东省艺术馆新成立的舞蹈科中,庞宝龙被赋予民间舞蹈教学的职责。
从事民间舞蹈教学,出现在庞宝龙身边的,不再是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的专业舞者搭档,而是工厂、部队、农村、地方文化馆的业余舞蹈者,是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要教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老百姓。
舞台上的庞宝龙,按照角色安排去琢磨、练习舞蹈动作就可以,这是一个相对来说简单的工作。虽然付出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辛苦,但也享受过大幕拉开,掌声雷动的喜悦。
可是群众舞蹈教学,却是一项综合素养极高的工作,不仅要自己会跳,还要能讲出来,要能编舞,要能融合贯通各种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时代精神,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要渗透到每一堂课、每一个组合、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演中去,要让学员们在形体的动律和韵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的文化”这是庞宝龙对自己的要求。
在这样的严要求下,凡是经过他辅导的舞蹈,基本都要打乱重来。经过他编导、指导的节目,很多在全国、全省拿奖,但是群众舞蹈者是不能在编导栏留名的。在走下舞台,选择群众舞蹈的那一刻起,庞宝龙就选择了一条无名英雄之路,他把自己的见解都献给了群众舞蹈。从那以后,他在舞台下无数次见证群众舞者的喜悦、也无数次为他们的成功欢欣鼓舞。
“我跟群众关系不错,交了不少朋友,这是我的宝贵财富,我感到很欣慰。”在回顾群众舞蹈教学时,77岁的庞宝龙开心地说。
持续了40年的民间舞蹈搜集
一件事,坚持多久算久?一项工作热爱多久算执着?从踏上舞蹈科岗位的那一天起,民间舞蹈搜集这一项工作,庞宝龙持续了四十年。
最初的时候,这的确只是一份工作的职责。然而,一双脚板,爬山涉水,当他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冷水干粮、咸菜疙瘩,当他昏迷在去往下一个村庄的路上;冰天雪地、风餐露宿,当他在寺院和草窝仰望繁星满天;月黑风高,寒风刺骨,当他打着手电,敲开老乡的家门。
中华民族可亲可爱的老农民、齐鲁大地上憨厚朴实的老农民、民族民间舞蹈的根,就这样,对着一支笔、一个本子的庞宝龙娓娓道来。那些穿越历史长河的的唱词、那些几乎模糊了的动作、那些面目全非了的舞蹈道具,随着笔尖的雀跃,生动在庞宝龙的本子上,随之生动起来的还有庞宝龙对山东传统舞蹈越来越浓厚的热爱。
每年的春节期间,当传统舞蹈活跃的时候,庞宝龙就辞别家人,在鞭炮声中踏上走访之路,走进老艺人的家,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100多个县市,数百个村庄,步行上万里路,搜集和挖掘整理130多个民间舞蹈,这些简单的近乎冷冰冰的数字无法还原四十年来的辛苦场景,当我在心中暗暗感慨这项工作不易的时候,庞宝龙哼起了欢快的歌,那是鼓子秧歌喜庆的旋律。
“我们的老农民都很好啊,我一边问,一边跟他们学,学不会他们还笑话我嘞。”他笑着说道,那欢快的神情,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时光。风尘仆仆的庞宝龙,提着两瓶酒,敲开了有些腼腆的民间舞者的家,两杯小酒下肚,老人满脸霞光,打开了话匣。古老的齐鲁文化,通过他的舞蹈,生动再现在庞宝龙的面前。
若干年后,山东省文化馆老馆的一楼地下室里,庞宝龙开始整理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手写稿,出版了《山东传统舞蹈志》。四十年的执着,70万字的记录,勾勒出山东民间舞蹈的全貌,丰满了山东传统舞蹈教学、创作和研究的血肉,成为山东传统舞蹈的奠基之作。
2001年,庞宝龙退休,退休不退岗。
退休后的庞宝龙承担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的职责,成了山东民间传统舞蹈在非遗路上的领路人。
“五月里来石榴花,双方交战牙山下,八卦战鼓震天响......”这首从明末清初传唱至今的歌谣,记录了栖霞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八卦鼓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八卦鼓舞,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渐渐衰落。2003年春天,栖霞市开展了一次民间文化普查活动,普查小组来到村里的时候,八面大鼓已是落满了灰尘,当年的鼓手也只剩下两个—84岁的林培祥和70岁的林进全。
庞宝龙来到村里的时候,老艺人只能简单地比划些动作,八卦鼓舞已经“不成个”,基于多年的文化和舞蹈积累,庞宝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栖霞市也专门派人进行挖掘和整理,庞宝龙全程参与。具体到用什么道具、伞多高、用什么颜色的什么布料,他都带着老花镜,一次次地在设计图上提出自己的专业建议。2008年八卦鼓舞正式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1981年,庞宝龙以山东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全国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交流会,在会上表演了富有阳刚气的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此后他把商河鼓子秧歌舞进总政歌舞团、前线歌舞团、沈阳军区歌舞团、海政、空政等专业的舞蹈大团。
“踏遍齐鲁千条路,无悔人间万般情”。那些从远古走来的民间舞蹈,随着庞宝龙的踏寻之路,循迹在新时代的时间长河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