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揭开“考古”神秘的面纱!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03 12:56:37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核心提示:一座座神秘的古墓,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大量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引导,使人们在提到“考古”一词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这些。

  一座座神秘的古墓,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大量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引导,使人们在提到“考古”一词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这些。难道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考古学真的就是这样?从事考古教学和科研的老师也神秘到高深莫测的境界?在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从事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和考古学专业的“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王建华教授,为我们撩开了考古学人和考古学专业神秘的面纱。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专业成才


  “你们觉得古墓里头是不是真的有那种一按机关就万箭齐发、石门落下的机关啊?”“有吧,电视里边都是这么演的。”“对啊,这样才算古墓啊。”


  “那你们就要失望了,真的有的话,我还会站在这里么?不过,有很多古墓的确设有类似的防盗机关。”“哦,那真的机关是什么样的?”


  这是王建华老师课堂上的情景,王老师长期担任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他主讲的《考古学概论》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


  在教学上,王建华对自己的方法用“诱导”一词概括。而类似于这样的对话,便是他用来“诱”学生的第一步。“‘诱’就是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专业产生兴趣,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做什么的,可以做什么。只有对专业产生兴趣并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才有可能继续钻研下去。”王建华说。而“导”的功能则是让学生从那些神秘的、堆满金银财宝的想象考古学回归到现实中的考古学来。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在现阶段考古学能做和不能做的事,引导学生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王建华的认知里,考古学就是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学习考古学就是通过对历史的重建,来完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是社会对于考古专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从事考古事业的学者、学生的责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大学教育的四大作用。所以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这门专业的学习,还要告诉学生自己的专业可以为社会做怎样的支撑和贡献。除此之外,老师还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学生,打个比方,大学是工厂,学生是产品,老师作为生产工人必须要探测好市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行。”王建华说道。


  现身说法


  让专业变成兴趣


  “我是被调剂到考古学专业的。”王建华笑着说,“当时没多少人知道这个专业,被调剂过来心理多少也有些落差。”对于本科四年的学习,王建华坦言由于自己对这个专业本身没有多大兴趣,以至于在课堂上并没有很努力地学习专业课知识,“我平时上课也就记记笔记,从来不发言,不参加课堂讨论。”王建华说道。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在大四那一年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那是老师带着我们去三峡附近进行实地考古发掘实习的时候,”王建华回忆道,“我就在分配好的区域里自己拿着铲子一点一点挖,自己动手自己做,看土层结构,慢慢琢磨,觉得实际操作还真的挺有意思,对这门专业的态度也开始有了改变。”


  而相比较同行同学一有问题就去找老师的做法,王建华一直独立思考做事的方式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没看出来啊,你平时课堂表现挺一般,没想到实际操作却是做得最好的。”老师调侃道。考察结束后,老师又专门留下了他一同去递交考察报告,在路上,老师的一句话就让他从此真正步入了考古学。“你很有搞科研的能力,考研吧,继续学考古。”就是在这句话的指导下,王建华回到学校以后开始了认真的复习工作,积极准备考研,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山东大学考古学研究生。


  在研究生阶段,王建华开始补习本科的基础知识。他自己都没想到,就是这样的学习却使得他对考古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脚踏实地


  把专业当职业与事业


  “把你的专业当成你的职业、事业,你就能坚持下去。”王建华说道。在他的眼里,职业是人为了生存而必须要做的事,而事业是更高的追求。如果学生能把专业当成职业、事业来看,那么即使学习中遇到了困难、瓶颈,失去了耐心,他们也一定会努力克服。而且专业的“昨天”、“今天”,甚至是“明天”也成为学生考虑的事情。一旦萌生放弃这个专业的念头,内心的职业、事业观念也会提醒自己冷静下来,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有勇气抛开这个职业、事业,重头再来。


  王建华还强调学习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双手做,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这样的学习模式才能把专业知识的基础打牢,才能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做奠基。


  “‘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看起来很简单是么?但是这一撇一捺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清了这两种属性,‘人’字才能好写。”王建华常常跟学生们说这句话。“先成人,再成才。”他一直信奉这句话,也一直用这个信念来教育学生。他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概括为“三观”和“三感”,认为学生只有找到正确的“三观”“三感”,才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揭开“考古”神秘的面纱,隐藏在底下的却是一颗质朴的心。脚踏实地做人,认真负责地做事。在王建华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为人师表的真诚。


 

本文标题: 王建华:揭开“考古”神秘的面纱!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57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