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变魔术一样,当电吹风靠近“空空的”画纸后,蜡光图案慢慢显现,山水、人物、文字跃然纸上……“哇!好神奇!”每次听到围观者的惊叹,林经荣都特别开心。
“好,二十套,让小朋友感受蜡光艺术的魅力。”林经荣在新津的工作室准备前往社区做活动的材料。他已在多个社区开展了十余场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让青少年们体验蜡光画的神奇。
蜡是他的画笔,光是他的色彩。90后林经荣把青春都投入到了蜡与光的绘画研究中。蜡光作品在普通光线下看平淡无奇,但当作品背后打上光,便立刻熠熠生辉。在黑暗中赏画需灯光陪伴,才能窥见其中的意味深长。
黑夜烛光点燃孩童艺术梦想
1990年出生的林经荣是福建安溪人,从小就与蜡有着别样的情感。“小时候农村经常停电,家家户户都备有蜡烛。在寒冷的夜晚看着烛光闪烁,心里特别温暖。家里的老人还会把流下来的蜡泪收集起来,溶到一起做成新蜡烛。”年幼的林经荣也跟着收集蜡泪,有时用蜡画画。他发现蜡与普通的颜料不同,在阳光照射下能让纸变透,通过光源的作用,会在纸上呈现出晶莹通透的视觉效果。
2011年,在南昌工程学院动画专业上大二的他把蜡光画作品拿给美术教授看。老师觉得他有天赋,在绘画技法上别出心裁,作品也比较有想法,于是专门在学校为他申请了一间工作室,让他认真作画。得到导师的认可,又有了自己独立的创作空间让林经荣信心百倍。从这时起,他确定了创作方向——蜡光画艺术。
林经荣在校认真学习美术基础,课外研究历代画家用蜡作画的作品和技法。蜡染的制作过程中,他找到不少灵感。可是,传统的技法已经满足不了他创作蜡光画的需求。“前人大部分是将蜡滴在纸上,蘸在纸上作画,而我是想用蜡像蘸墨一样当颜料使用。蜡要60℃左右的高温才能溶化,很容易凝固。所以,想做出理想的作品,需要解决技术问题。”林经荣说。
艰难创新文艺青年变工科男
蜡干了很脆,折叠画纸会脱落,有裂纹……这些问题并没有难倒这位艺术生。林经荣开始自己研究调配“颜料和画笔”,最终制作出独门秘方,调出不会冷却后脱落且晕染效果恰到好处的蜡笔、蜡水。传统的绘制工具蜡刀太硬,不能像毛笔一样有抑扬顿挫的书写笔触。可是,毛笔一碰上热蜡毛就会烧焦。他在蜡刀上绑上棉花尝试做画笔,后来又绑上卡纸尝试……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他成功找到了一种有机物质作为画笔的笔头。“它既有柔韧性,遇高温不会烂,又很稳定。”林经荣高兴地说道。
绘画的纸张也不同寻常,普通的宣纸较薄,再被热蜡侵蚀后太透,容易穿;铜版纸够厚,但不通透;需要找到一种晕上蜡后既通透又不显单薄的纸张进行创作。现在他使用的是水彩纸作画。
除了绘画工具,制作过程更是他研究的重点。蜡遇冷就凝固,要流畅地创作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他尝试在画纸的下方垫上铁片,在下面点酒精灯加热创作;又尝试了制作加热“墨盘”,使蜡水一直保持溶解状态,这样可以蘸“墨”创作;还尝试过先用蜡创作再用电吹风加热显形的制作方式……
林经荣醉心蜡光艺术,从绘制工具、制作手法、创作流程基本都没有可参考的资料。蜡光艺术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创造。同学们都开玩笑道:“一个文艺青年被逼成了工科男,在美术工作室里研究各种物理和化学问题。”
衍生产品蜡光艺术走进社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林经荣的蜡光艺术展在北京举行,《最美乡村老师》系列作品获得众多赞誉。同时,他也收获了爱情,来自成都的姑娘葛清和走进了他的生活。葛清和在北京学习广告专业,与林经荣一样热爱艺术,两人因共同爱好很快走到了一起。
虽然,林经荣在全国各地开了多次个人展,作品得到行业内的认可,但是要将艺术品市场化却是另外一码事。醉心于创作的他不是个生意人,妻子葛清和给了他极大的帮助。2017年,两人回到成都结婚生子,并在新津安了家。葛清和认为,蜡光作品要市场化,如果不能依靠作品生存下去,很难有长远发展。从蜡光艺术的特性和表现形式下功夫,葛清和帮丈夫成功开发出蜡光艺术灯和蜡光艺术摆件等产品。
在今年成都非遗博览会上,林经荣夫妇的蜡光产品很受欢迎。蜡光灯透光精美、温馨别致,被商家批量订购。葛清和将蜡光摆件举起迎向太阳,围观者发出赞叹声:“啊,原来会发光!”“我们的产品需要展示,大家才晓得它的神奇。”葛清和说。
林经荣的蜡光艺术不仅多次走进社区,让居民了解它的神奇魅力,而且参加了第六届成都创意设计周浓园文创馆“匠心与时代对话”板块的展出,并与现场观众交流、即兴创作,得到了广泛好评。
目前,林经荣正在申请蜡光艺术专利,希望能将产品批量化生产。他在创作中沿用古方制作方式,如蜡光雕刻版画借鉴传统木刻版画原理,蜡染传统技法创新,希望能申请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林经荣说:“蜡光艺术是创新的也是古老的。我们希望为传统技艺注入新能量,将文化瑰宝创新发扬。让光说‘画’,并衍生到其他领域,这是我正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