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女,1955年生,吉林长春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亚考古、中国北方青铜时代考古、考古学理论方法、考古学史。
[杨老师好,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想先听一下老师的工作经历。]
我的简历太简单了,从197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快退休了,一直都在吉林大学工作,一辈子都扎根吉大了。(笑)
1、中西对比交流
[老师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西亚考古的方向呢?现在还收西亚方向的学生吗?]
没有。因为我做西亚考古并不是由于那个地区离新疆近,而是西亚地区有两河,所以特别吸引我。我也想从了解中国走向了解世界。
现在还收研究生和博士生,但是过两年就不再收了。西亚考古方向也有本身的限制,第一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学生的英语要好,第二是就业方向,目前国内的研究所还没有外国考古的方向,就业比较困难,所以招的学生比较少,很多上完也就改行了。第三是资料难得,很难发文章。但是现在一带一路也让这个方向逐渐热了起来。
[之前老师在剑桥大学留过学,那么我们国内的高校和国外在教学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呢?]
国外的大学特别重视Seminar,也就是研讨课,以同学的讨论为主,国内是老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记笔记,背诵,主动性比较差。但是我们国内也不太适合引进国外的制度,我们基础课程上,研讨课也有点不着边际,本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知识,研究生阶段再上研讨课也不迟。
[中外的交融,外国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引进,让有些人觉得现在的考古学家工匠气比较重,文人气越来越弱,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倒不认为中外的交融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现在人们普遍看书不太多,尤其看的杂书比较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少了一些人文情怀。但我们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这种风气在不久的将来会被纠正的,历史总是在摇摆中前进。]
[现在我们特别提倡考古“走出去”,比如近期的丝路考古和玛雅考古等,但是有的人认为应该先发展好自己,不应该把过多的人才送到海外,您是怎么看的?]
我认为应该走出去,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经常出去交流,我们才能知道现在外面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认识自身文化特色。所以反对过多走出去这种言论我是不赞成的。
2、女性考古学家
[您觉得考古工作都带给您什么样的感悟?]
我非常热爱这门学科。当自己从如此多的资料中梳理出一个历史发展的线索,是十分欣慰的,因为你的努力有了结果。当你的付出被他人认可以后,又会觉得你的付出非常值得。考古这个学科非常难入门,但是真正走进去以后,是非常令人着迷的。
[您在考古学上真正入门的点是什么时候?]
应该是我准备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当时写作的过程非常辛苦,但写完之后回想起来却十分享受这个过程。一个内容在心里酝酿了很久就一定要写出来,这也对自己的一个整理。对你们来说写出第一篇文章是最难的,从第一篇到第十篇,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时张忠培先生跟我说,一个班级里能走出来的人才是很少的,这也跟个人的境遇有关。文科的东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还是要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
[因为现在考古单位招人是要的男性多,女性少,我们很多人感觉不公平,老师作为国内知名的女考古学家,您怎么看?]
如果是我从女性的角度来说的话,我会提倡男女平等。在大学里做研究,我觉得女生是不比男生差的。但是如果我是考古单位招聘组的专家,我也更倾向于选择男生。男女的差别是固然存在的。拿我来说,如果我去带考古工地,那么在考古发掘上没有问题。但是除考古发掘之外的事情呢,比如谈土地赔偿问题,都是在酒桌上,而我是不能喝酒的,所以在对外联系和人际关系协调方面能力就不足。在民工管理方面,女生也稍差一点。总体上,中国还是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
[老师,您作为女性在考古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有什么?]
我觉得还是下工地的时间太少,第一手资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家庭和工作有时候其实很难平衡,尤其对于女性来说,有了孩子,一定要对他负责,付出很多心血,但是工作又不能有所懈怠,所这也算是女性考古学家一个普遍的难题。但我在结婚之前做了一个大型遗址的整理,以及一系列的报告,在这一套上受过训练,后来才可以进行室内整理,这是不可或缺的。
[我感觉老师研究领域挺杂的,外国考古学史和理论,西亚考古,北方青铜器等领域您都有涉及,那么您认为在这样复杂的领域里有什么收获呢?]
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我刚开始是研究西亚考古,但是上个世纪因为战乱,那个区域出土的材料特别少,所以在我念完博士以后又转向了北方青铜器。不过我感觉研究完西亚考古之后,转向也比较容易,因为在考古学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
3、寄语年轻一代
[您认为第一次田野实习对于一个学生的意义来说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是你第一次把在黑板上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一开始觉得这样的工作跟种地没什么两样,但当你真正投入进去以后,你会特别有积极性和收获感。发掘它是一个研究过程。你逐渐去揭露一个遗迹现象,逐渐构筑还原,从而复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当你一个个探方做下去,你是在不断提升的。张光直先生就说过,田野考古是一件最有乐趣的事。而且这也是一个难忘的经历,会长久停留在你的记忆中。
[老师对考古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和期待吗?]
我也是从年轻的时候一路走来,也有自己的成长道路,所以我知道考古学的入门其实是非常难的。不是说考试分数考得高,就代表你学得好。像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知识,但是直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才真正搞明白了怎么样通过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的过程,真正发现了考古是怎么一回事儿,这样再学考古才是有目的的,不再是机械的背诵,而是能够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这样一点点加深,不断进步,我觉得这是非常可贵的。
[除去考试成绩,您认为大学阶段,还有什么标准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考古学习是否优秀?]
其实这很难,但我觉得论文还是比较可靠的。不过论文涉及选题的问题,通过大量阅读,可能就会有一些闪现的灵光,选择一个好的选题,这就成功了一半。然而现状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很多学生的选题还是老师给的,还差得远。如果是自己选的题目的话,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论文。
除了论文,在大一大二的学年,应该打好基础,一定要扎实,通过考试,反复的进行总结和比较。多看一些书,即使会忘记,即使看不懂,也要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人总要接受精神营养。我现在偶尔收拾屋子还能看到大学时期做的笔记,特别认真的用硫酸纸描的。现在看来,感觉当时可真幼稚呀,比如青莲岗的图我要描下来,讨论的问题也要记下来。现在做研究时是要做全部的器物卡片的,大学的笔记可以说毫无用处,但是它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时读书认真做的笔记让我们可以对很多知识有所了解,后来提及时脑子里可以很快浮现,这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