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闻安:无锡留青竹刻传承人 时光成就留青刻品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5-25 14:32:23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竹刻似于玉竹之上作画,以刀为笔,以青皮为墨,以竹肌为纸。留青竹刻之法,至明末张希黄时已大备。“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之色为之。妙造自然,不类刻画。”竹刻作品气质清雅温润,竹肌光滑如脂,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爱。

  竹刻似于玉竹之上作画,以刀为笔,以青皮为墨,以竹肌为纸。留青竹刻之法,至明末张希黄时已大备。“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之色为之。妙造自然,不类刻画。”竹刻作品气质清雅温润,竹肌光滑如脂,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爱。


  1999年开始篆刻至今,师承无锡留青竹刻国家级非遗大师乔锦洪,2005年担任西神印社副秘书长,第一个把印章变成“一幅画”的人;十年抄书经历,2000年获得无锡市图书馆“最佳读书者”奖,篆刻作品在图书馆展出。


  讲述留青竹刻的悠悠历史


  留青竹刻,是一种极为独特的竹刻工艺,由于制作留青竹刻需要极其高超的技艺,尤其是优秀的竹刻品更是需要一定的文学涵养和美术功底,取材的竹子也需要精挑细选,这种工艺的传世品极少,也鲜为人知,所以精美的竹刻作品是可遇不可求,因此留青竹刻的非遗传承还任重道远。


  留青竹刻是保留竹子上的竹筠(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青色皮质)用作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从而形成作品,因此得名“留青竹刻”。竹筠和竹肌作为竹刻的画布,对成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竹筠光洁如玉,色浅,年久呈微亮;竹肌有丝纹,色如琥珀,年愈久,色愈深,留青竹刻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


  时光成就留青刻品


  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扇骨等器物不仅精巧,而且外表色泽近似琥珀,历年越久,竹肌颜色越红,图案部分就越突出,那些梅兰竹菊、溪流云霭便会渐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同“人养玉,玉养人”的道理一样,留青刻品愈经把玩摩挲,愈是光滑如脂,图案纹理越是层次分明,但这往往需要一个人半生的时间去把玩亲近,才可成就其温润如玉的境界。


  留青竹刻包括采竹、煮青、雕刻三个步骤,完成一件留青刻品,少则一月,多则三年五年,刀法技巧外,还需雕刻者耐心、专注,具备较高的书画造诣,这也是留青竹刻仍是小众艺术品,且传世作品不多的原因。


  同其他许多中国传统手艺一样,竹刻这门手艺也面临着曲高和寡的窘境,但有人因为热爱而在这条路上源源不断地求索着,他们在传统手艺上的坚守正是中国传统手艺传承的火种。


  东西文化碰撞跨界创新


  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上,常州留青竹刻传承人虞洁、无锡留青竹刻传承人谈闻安、黄岩翻簧竹雕传承人吕志贤共同与设计师LottevanLaatum合作,LottevanLaatum把竹子切割成2.5厘米的竹筒,将其打上螺丝钉在墙壁上,用于悬挂毛巾等条状物件,她将北欧简洁的设计风格结合中国风,利用不长被人们使用的材料和空间,变成一个合理美妙的实用空间收纳,谈闻安的龙,吕志贤的祥云以及虞洁的书法雕刻“宁静致远”充分诠释了中国文化,小小的细节设计将两国的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毫无违和感。


  求新思变不断进取


  谈闻安老师是从2012年开始正式学习无锡留青竹刻的,他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在篆刻、古琴方面也颇有研究。他爱好篆刻十余年,曾篆刻“百龙图”“百凤图”“百鼠图”“中国印”“五环”等作品,在这期间他又自学了古琴。2012年,首个“留青竹刻技艺传习班”开设,通过公开招募和面试选拔,最终录取了三名学员,谈闻安老师就是三名学员之一。因为有着很好的篆刻基础,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努力,在为期两年的留青竹刻技艺传习班上谈闻安老师以优秀的成绩结业。谈闻安老师表示在做留青竹刻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多做出一些新颖别致的作品,不但要将竹刻作为终生兴趣钻研下去,更要将这门艺术传承开来,让更多的朋友认识留青技艺。


  这次的竹艺研修班的学习历时一个月,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理论与实践并重,授课的各位老师竭尽所能,为十八位竹艺传承人准备了生动易懂的课程,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在课堂上,宋连生老师讲述了手艺与生活如何去更好的衔接,让竹刻与皮包、旗袍相融合,让人眼前一亮。陈光辉老师在与大家分享日本柴窑的过程中,阐述了当下的工业化生产对手工艺的冲击,引起了谈闻安老师的强烈共鸣。这次的学习,除了二十位中国的竹艺传承人之外,还有来自荷兰海牙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师生,他们一起交流学习,十分融洽。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谈老师说经过一个月的竹艺研修课,自己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许多新的知识,更加意识到创新对一门手艺的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求新思变、不断进取、继承传统、力求创新四个词就是谈老师在本次竹艺研修班学习的最大收获。此次作为在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携手上海大韵堂艺术馆共同举办的“传统生活中的设计智慧”当代非遗艺术展参展艺术家也很荣幸,共同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本文标题: 谈闻安:无锡留青竹刻传承人 时光成就留青刻品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62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