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艺:能服务浙江非遗传承人很幸福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6-29 15:22:28  来源:"动听968"微信公众号
核心提示:郭艺,艺术学博士、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她分享说这条船是浙江非遗馆的重要展品之一,以它为中心将构成馆内浙江海洋文化生活的展示空间。浙江非遗馆是全国第一家大型综合性非遗馆,也意味着建筑、展陈和运营等各方面都是创造性探索,2019年非遗馆正式开工建设,为此郭艺和她的同事没少费心思。

  “征集到一条21米长、14米高的海船,1:1由国家级传承人建造的舟山传统木船。”郭艺说到这里,很是兴奋。


  大船建造完工预计要10个月,专业团队将把制作过程用影像记录下来,包括建造者的选材、操作、思路等,“船是物质的,它的影像记录的技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完整、真实地保存我们的历史文明,让后人全面清晰的了解。”


  郭艺,艺术学博士、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她分享说这条船是浙江非遗馆的重要展品之一,以它为中心将构成馆内浙江海洋文化生活的展示空间。浙江非遗馆是全国第一家大型综合性非遗馆,也意味着建筑、展陈和运营等各方面都是创造性探索,2019年非遗馆正式开工建设,为此郭艺和她的同事没少费心思。


  不仅是非遗馆,总结2019年,省非遗保护中心做了不少事情:


  完成第三批国家非遗传承人记录等工作,荣获全国优秀奖。


  编撰出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开创全国第一。


  第一次独立组织举办全国性非遗展会“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吸引国内外300多个项目、426位非遗传承人参加。


  官方微信公众号“浙江非遗”的粉丝量、点击率等各项数据继续位于全国省级同类平台第一;推出非遗传承人短视频,上线浙江非遗抖音官方账号、浙江非遗声音地图等。


  事实上,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浙江一直是“班里第一名”,浙江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交出的成绩单非常漂亮。郭艺说,浙江非遗保护的前辈们已经做的那么好,我们这一批非遗人不能拖后腿。


  前不久,郭艺以管理者的身份,荣获“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要说有什么秘诀,无非是“常规工作做成标杆,特色工作做成亮点,专业工作做成引导”。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即将过去,2020的浙江非遗保护工作都已经在路上:强化基础,包括继续开展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深化数据库建设等。做好研究,包括编纂出版非遗系列丛书等。探索、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包括举办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开展“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活动等……


  繁复之中,郭艺对非遗保护工作有着清晰的理解、冷静的思考。浙江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近二十年,非遗从最初的“活起来”到今天的“火起来”,她觉得:“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不能变,也不会变。非遗中心努力做好前端的基础工作,比如调研、记录、保存,为终端的传播转化提供科学支撑。让年轻人知道旧时光的模样,让后人了解曾经的文化传统,历史文明的面貌。”


  至于其中辛苦和难处,郭艺很是豁达,甚至没有兴趣提及。郭艺从小跟着母亲学习陶瓷技艺,2006年就被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在个人艺术创作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岔路口,她选择了后者,因为“能服务浙江非遗传承人,这种成就感远超过个人所得。从政府到民众、从业内到社会团体,大家都在一起努力,这份工作很幸福。”


  浙江非遗人,一直在路上。


  (以下是本次对话的精彩节选)


  动听968:对于省非遗保护中心2019年工作,您最满意的是什么?


  郭艺:亮点很多,有一些是开创性的,比如“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原来,它每年和杭州文博会一起办,但是从2019年开始成为独立举办的展会。这对我们来说很不容易,省非遗保护中心当时只有8位在编人员,而展会是国际性的,规模大、水准也很高。


  另外,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分享保护成果,让非遗走进当下生活。官方网站“浙江非遗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浙江非遗”,不论是粉丝数还是点击量,都位于全国省级同类平台第一。和高德地图合作,全国率先推出“浙江非遗地图·守护者声音”,它是以非遗场馆为基点,传承人和管理者共同发声,为大家提供导览服务。和二更合作,推出非遗传承人短视频《非遗婺剧传承人郑兰香》,浏览量达113万人次……年轻人参与度很高、打卡互动。


  接下来,我们的网站和公众号要往电子杂志方向发展,增加可看性以及学术性,而不是仅仅发布浙江非遗的动态信息,这样更有利于多层面的传播。


  动听968:浙江非遗馆,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郭艺:已经打桩,开始建造了,预计2022年完工。这个馆是大规模综合性的非遗场馆,目前在全国是第一个,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成立了征集、建筑、展陈、设计等4个专家组,指导各方面工作。馆里的藏品自2017年就开始征集,2019年征集到一艘舟山绿眉毛三桅海船,21米长、14米高,1:1建造的舟山传统木船,到时将以它为中心,展示我们浙江的海洋文化生活。


  非遗馆将着重打造数字非遗馆,非遗的已有数据、监测、日常动态,都会在里面呈现。刚才说到的海船,建造完工要10个月,我们会全过程采用影像记录,包括建造者的操作、思路,和海船相关的渔民生活等。船是物质的,它的制作技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要很完整、真实地保存下来。


  数字化还带来操作上的可能性,比如馆内的一个活动,能在馆外实时观看;或是正在某地举行的非遗活动,大家能在非遗馆里看到甚至参与。是不是太有吸引力了,太好玩了?!希望浙江非遗馆的文化空间,是动态的、沉浸式的,有生活气息的。


  动听968:所以,在2019年,浙江非遗保护工作又“考了班里第一名”?


  郭艺:第一,是大家对我们的褒奖,应该是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吧。浙江非遗保护做的早,基础打的很扎实;从政府到民众,大家都很支持,组织机构、各项保障也比较完备,当然和浙江经济有一定关系,因此有了非遗普查的“浙江模式”、非遗名录的“浙江现象”、非遗传承的“浙江经验”。


  前辈们做的那么好了,我们这一批人不能后退。很多事情,是在国家规定动作基础上,自我加压,比如正在做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抢救记录,是浙江率先启动的。一些省级传承人,还没有到达国家级,但是他年龄很大了,我们必须跟时间赛跑,抢救性保存下来。还有记录的操作指南、工作机制,都是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浙江实际,自制而成的。2019年还出版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这也是全国第一。现在是第一批共计10本,第二批和第三批口述史的采写、编辑工作已经开始了。


  所以我经常说“常规工作做成标杆,特色工作做成亮点,专业工作做成引导”。


  动听968:2019年浙江开启文旅融合,这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郭艺:新的气象和格局,是肯定的。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我们更多的是冷静和理性的思考。在非遗火的情况下,自己的定位不能跑偏了,还是要紧紧围绕当初“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把基础工作做好,完整的把我们的文化传统、历史文明保存下来,而继承发展,意味着我们的保护工作一定要融入当下生活,体现活态的特色。转化及利用,给社会留些空间,我们非遗保护中心努力做好前端的基础工作,比如做好调研、记录、保存,把非常科学的数据、非常真实的样本提供给大家。


  2020年工作中,第一就是继续强化基础,包括推进全省县市区非遗保护数据库建设,形成省、市、县非遗数据库互通互联,实现设区市非遗保护数据库全覆盖等。


  动听968:您是怎么走上非遗保护的道路?


  郭艺:我从小跟着母亲学习陶瓷技艺,大学学的是美术设计,毕业后在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98年调到了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民间艺术中心。我从事的非遗保护工作是与国家非遗保护事业同步的,2003年开始,民间艺术中心就是负责这方面工作,当时还不叫非遗,是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我挺喜欢的,也就一步步过来了。这份工作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所以期间我又去读了硕士、博士,博士研究方向是传统手工技艺。


  动听968:非遗是美丽而辛苦的工作,是什么支撑您走下来?无法专注陶艺,您有遗憾吗?


  郭艺:没有遗憾,哈哈。其实我现在一直坚持每年至少完成一件陶瓷作品,另外每天都在码字,一本书十几万字差不多已经完成了。减少社交、减少逛街和购物休闲娱乐,才能完成很多私人喜欢的事情。


  做陶瓷,是个人的,但是从事非遗保护,视野很开阔。浙江现在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15位,为他们服务,感觉很荣耀,也在服务的过程中自我收获和提升,这种成就感远超过个人所得。另外还有很强烈的幸福感,从政府到民众、从业内到社会团体,大家都在一起努力。中间肯定有困难有烦恼,但是很快就被冲淡了。非遗保护,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做。


 
标签: 浙江非遗

本文标题: 郭艺:能服务浙江非遗传承人很幸福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65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