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2008年6月7日,柳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固安柳编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固安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万富生于农村,从小跟着祖父、父亲学习,他勤学好问,很快掌握了柳编技巧,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柳编高手。16岁起,以柳编为职业,继承了前辈精湛技艺,并创新发扬了柳编的传统技法。在张万富眼里,柳编更是祖辈传承下来的一门手艺,而并非一个行业。
柳编是固安的传统手工艺技术。2018年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早在明代永乐年间,当地农民就开始杞柳的种植和柳器的编织,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初,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笸箩等产品,技术精巧,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远销京、津、苏、奉诸大商埠。到了清末,柳编产品发展到上百种。
柳编是一项手艺活,手指部分承受的力量极重,关节的异常突出则是岁月沉淀的佐证。张万富告诉记者:“柳编的技艺深厚复杂,有着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等5种技法。从杞柳的种植、收割、脱皮,到编底、编帮、收口的整个加工制作过程,都需要手工或者半手工完成,对手工艺人的技术要求很高。”同时,编柳需要心诚,偷一点懒,都会在成品上体现出来,比如筐帮编得不够均匀,或者筐底编得不够平整。柳编需要一心一意,需要精益求精。
随着经济的发展,固安县的柳编事业呈现出了衰微状态。杞柳种植,也从1951年全县8000亩,至现在已不足百亩。随着时间的流逝,编工从80年代的25000人,到现在减少了90%以上。像柳编这样需耗时的工作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干了,很难找到人来学习和继承这门技艺了。”精通编织技艺的老人们一也个个老去,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柳编工艺无人承继。目前,全县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像张万富这样还在坚守从事着这项喜爱的柳编事业。
随着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大量应用,柳条编织器具渐渐淡出农民的生活,编织器具已不再是乡亲们谋生的主要手段了。柳编从大众的视野里渐渐消失,从人们的手里渐渐消失,也从众多柳编匠人的心里渐渐消失。随着柳编的申遗,慢慢地出现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上,一些展会上也又见到了柳编的身影。
现在这项编织技艺面临失传。为使几千年来的传统技艺继续发扬传承,张万富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造型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固安柳编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和光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观念向时尚品味、低碳环保转变,固安柳編必将传之久远,放射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