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代,共同的热爱。不同的故事,共同的感动。如今的洛阳正在飞速发展,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国腾飞式发展,城市不断趋向美好。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洛阳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每一位洛阳人感受着最真切的幸福感。
匠心巧手演绎生活百态
李氏彩塑第十九代传人李明甫,坚守彩塑工艺40余年,创作艺术品千余件。作品曾被评为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曾荣获首届河南民间艺术展一等奖。人称洛阳“泥人李”,2016年被授予“最美洛阳人”荣誉称号。李氏彩塑,2015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老师的知名作品众多,《洛阳水席》、《河洛大鼓》、《大里王狮子》、《唐三彩作坊》、《洛阳正骨》、《老鼠嫁妮》等数百件作品,将洛阳独特的民风民俗融入创作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形象夸张,滑稽幽默,艺术性与观赏性兼具。
另外,洛阳每逢大型节日灯会,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精美的花灯,也几乎都是出自李老师之手。
李老师的众多艺术品被制成青铜器和唐三彩出口创汇。由他创作的红楼梦人物造型,被制作成彩塑馈赠海外游人。王城公园的情人石、铁路分局体育场门前的运动健将、新安县电厂门前6米高的毛主席像……这些我们熟悉的造型,也都出自李明甫的一双巧手。
形态各异,表情生动传神,让人不禁啧啧赞叹。然而,练就这么一双泥塑巧手,却用了他40多年的时间。
一切经典源自内心热爱
“做这些东西必须要耐得住性子,我能好多天不出门,专门来做一件作品。当你完成这件作品的时候,是你最开心的时候。”李老师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光,能看出他对彩塑发自内心的热爱。
李明甫还有一件特色的作品,卢舍那头像。不同于彩塑,这是一件火柴雕塑。先用石膏建模,然后用胶将火柴一根根地粘起来。火柴数量之多竟高达3万根,前后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这种耐力和专注度,绝非常人所及。40多年坚持如一日,不论严寒酷暑,都能静下心来研究创作,从不间断。如非对彩塑发自内心的挚爱,如非对作品孜孜不倦的追求,又怎会有一件件经典的作品问世?
传承非遗彩塑骄傲洛阳
在采访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李老师的真挚,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匠心打磨,探索创新。
李明甫的愿望是建一座河洛民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塑馆,让后人能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我们洛阳传统文化。2018年,他成立了“李氏彩塑传习所”,举办培训班,免费培训学生、残疾人员等。
守护非遗,传承彩塑,是洛阳“泥人李”一生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