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建安书院的工作室,是李靖最喜欢待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他会放下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偷得浮生半日闲”。李靖是白氏点翠修复与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一位“90后”。
“看着手中的点翠残件,我会想它有怎样的故事,有时还会发呆一会儿。我喜欢这种奇妙的感觉。”在工作室里,他这样对记者说。
“‘点’就是点点贴嵌,‘翠’就是翠鸟的羽毛,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美丽的翠羽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明清两朝的皇后凤冠、嫔妃头饰,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谈及点翠工艺历史,李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白氏点翠修复与制作技艺,是由白义臣于天津创始,传承发展并自成一派。历经五代传承,至今已经走过了160余年的历史。白氏点翠修复与制作技艺非常复杂,分为“制胶”“辑翠”“刮青”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毅力。
“我姥姥白克纯是第三代传承人,她把手艺传给了我妈妈,我妈妈又传给了我。”从小耳濡目染,李靖也顺理成章地学起了这门手艺。
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保的日益重视,李靖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点”这一技艺上。“除了利用点翠残件上的羽毛外,我开始大量使用其他一些替代性的原材料,如鹅毛、孔雀羽毛等,来制作点翠首饰,其中就包括为一些传统戏曲的旦角演员制作‘点翠头面’等。”李靖说。
“妈妈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为案头诗句,时刻提醒自己要创新传承,勤加钻研,认真学习。妈妈的这种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李靖说。
有一次,李靖的妈妈修复一个银鎏金发簪,李靖觉得她修得太慢了。趁着一个午休,李靖悄悄地拿出工具,本想露一手,没想到却干砸了。妈妈醒来后大发雷霆。“点翠,需要精湛的技术,一颗沉稳的心,你学了一点皮毛就如此浮躁,太令我失望了。”妈妈的话,让李靖羞愧难当。“事后我才知道,同样色调的鸟羽不好找,而妈妈好不容易找到并且精心剪裁,却被我弄坏了。”李靖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辈子也不会忘。”
“我家里收藏有百余件点翠老物件,我正在对它们进行修复,将来我要办一个展览,把这些点翠艺术品展示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点翠技艺。”李靖说。
在李靖看来,只有与现代生活紧密融合,才更有利于非遗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为此,他开始尝试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制作一些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如点翠戒指、手镯、化妆镜等。
“作为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人,在‘守正’的基础上,必须要‘创新’。”李靖坚定地说。
白氏点翠修复与制作技艺现在还是区级非遗项目,李靖正在准备申报市级非遗项目。
“近年来,全社会对非遗保护越来越重视,对我来说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坚信,白氏点翠修复与制作技艺在我手中一定会再放光彩。”说这句话时,李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