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把北京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保护好、传承好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9-06 13:29:07
核心提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立足于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的要求,下定决心,舍得投入,扎实推进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继续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名城保护机制体制和政策路径……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宁

  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视察工作时指出:“北京已经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5年12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关于北京电影制片厂厂区保护建设工作报告上批示,“保护修缮好优秀近现代建筑是留住城市特色风貌、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内容,听取文物等相关方面专家意见,有利于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就进一步加强名城保护工作开展了系列调研。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对北京这座名城实施整体保护。

  北京市立足整体性保护,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名城保护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北京市先后制定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20多项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名城保护工作。

  二是创新保护思路,强化统筹协调。逐步确立了“小规模、渐进式、多样化、微循环”的保护思路,着重统筹好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坚持发挥政府在整体保护、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方面的主导作用,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的新机制,使城市实现文物、文化、民生和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是摸清资源底数,科学依法保护。公布了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56片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了全部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4年实施的《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大型建设工程要在一级开发阶段完成考古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共搬迁了不合理使用文物建筑的单位880多个,修缮院落5000多个、整治胡同100多条,大高玄殿、景山寿皇殿等一批文物建筑得到修缮,历代帝王庙、孔庙、国子监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对社会开放,南中轴路、明城墙、东皇城根等遗址基本恢复了历史风貌,建成了遗址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公共场所,在保护传承的同时实现了有机更新。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立足于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的要求,下定决心,舍得投入,扎实推进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继续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名城保护机制体制和政策路径;立足整体保护,统筹推动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建设;着力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搬迁腾退,深入研究和实践腾退修缮后文物空间的利用,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讲好“北京故事”,让名城保护成果真正惠及民生,走出一条“人、文、城”协调发展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路。

 

本文标题: 王宁:把北京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保护好、传承好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1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