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发出生于鼓子世家,受父亲的影响,自小就接触兰州鼓子。“它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魏世发告诉记者:“虽然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是兰州鼓子为艰辛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只要听到鼓子的声音就能忘记一切痛苦与烦恼。”
回忆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其父亲的言传身教、其祖父的单杆三弦伴奏下,魏世发开始逐字逐句地学习兰州鼓子的唱词。从那时起,他对兰州鼓子的痴迷就没有间断过。由于白天还要工作,他就利用上下班前后的零碎时间,坚持不断地背记唱词,哼唱曲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才20出头的他已能熟练演唱好几个曲目。
魏世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次演出就在白塔山公园的百花茶厅,也就是当时的兰州市鼓子研究会。每唱完一曲,他都会虚心地向李海舟、陆应魁、张立忠等鼓子界的老艺人们请教。
“我很幸运,在我成长的年代,唱兰州鼓子的老艺人们都还健在,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感慨地说:“在老先生们的点拨中,我也是不断地学习和领悟。”
除了百花茶厅,那些年,他还先后在朝阳村活动点、文化宫南部、西湖公园、工人俱乐部等鼓子研究和活动点,以及那些老艺人们的家中无数次地深情演唱、开心伴奏。
那时魏世发还很年轻,也有很多地方可以让他唱出心中的旋律。谁家有红白喜事,也都会请鼓子艺人去演唱助兴。
“如果是婚礼,就唱《西厢记》,给新人的好日子锦上添花;如果遇到人家办丧事,则唱《罗成显魂》,烘托悲伤的气氛。”魏世发笑着说。
感慨
魏世发陆陆续续教了很多弟子,慢慢地他也总结出一些诀窍。
“我觉得要唱好兰州鼓子,首先要知道曲目的历史背景,人物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掌握发声的技巧,声音要讲究抑扬顿挫。在演唱的过程中,表演者要根据情景把握喉、唇、齿、鼻的巧妙运用。”日复一日,他一次次极具耐心地教授和传播着,将振兴和传承兰州鼓子的心愿付之于每一次的精心点拨,只希望能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虽然面临的困难很严峻,但是从这些年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兰州鼓子的前景是向好的。”魏世发十分乐观地说:“自从兰州鼓子在2006年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它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不仅有自己的固定群体,同时也影响和吸引了很多圈外人士的关注和欣赏。”
期盼
近些年,兰州鼓子在人们视野中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多,曾经失传的一些曲调,也正在通过部分老艺人的努力逐步开始恢复。
如今,已经年逾古稀的魏世发每天仍然奔波于各大传承点,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对于他来说,不断的挖掘、整理兰州鼓子的相关资料就是最大的事,也是将其传承下去的唯一途径。
魏世发说到:“我现在三五个礼拜不一定能唱一个曲子,因为我想多给其他人表演的机会,鼓励他们的积极性。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快,大家能聚在一起不容易,如果来一次都等不到唱的机会,那一定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且白白耗费了时间。”
不过,让魏世发非常高兴的是,在如今兰州鼓子的演出活动中,他已经能经常见到比较年轻的面孔,甚至还有一些稚嫩的孩子也开始崭露头角。这已经充分证明,自从兰州鼓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正在以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断开着新枝、散着新叶。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这些兰州鼓子的传承人正在慢慢老去,这门口耳相传的民间曲艺的传承已经岌岌可危。”他由衷地说:“我希望,能常态性和持续性地为兰州鼓子举办一些专题学习班,这必将为兰州鼓子的传承发展带来极其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传承兰州鼓子的关键是从娃娃抓起,一定要继续加大鼓子进校园的力度,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能喜欢上兰州鼓子。”
话音落下,魏世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神情中更是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兰州鼓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增三:
让这独特的曲艺形式永远传下去
“兰州鼓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而我出生的皋兰县水阜乡更甚。”1950年,陈增三出生在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兰州鼓子的挖掘、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鼓子曲目。平日里,只要是一谈起兰州鼓子,他整个人都顿时鲜活了起来,可见其心中对鼓子是如何的珍爱。
鼓子伴童年声声入耳
“小时候,见大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便会出现一人演唱众人帮腔的热闹场景,气氛十分热烈。”聊天中,陈增三的思绪便回到了久远的那个年代:“尤其到了傍晚,鼓子声此起彼伏在村庄上空萦绕,让原本宁静的乡间夜晚变得热闹而欢乐,那是我童年时期最美好的记忆。”
因为对鼓子发自内心的喜爱,陈增三便找到机会跟随鼓子界有名的肖振仁和魏学君开始学唱兰州鼓子。不曾想,才学了没几年,鼓子便遭遇了禁唱,甚至很多珍贵的资料也被销毁。但哪怕环境不允许,当年那些好家们对鼓子的痴迷也并没有减少,在晚上收工以后,就会偷偷聚在自家院里继续演唱,而且经常是唱到深夜还意犹未尽。
后来,陈增三成为了甘肃省曲艺团的一名三弦演奏员,开始了他三年的专业演奏和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演出之余的时间全都用在了学习上,而他的能力也在无数次现场演奏中不断地提升着。
这期间,陈增三学会了根据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来调节音乐节奏及强弱,做到了专业演奏技法与民间音乐演奏技法的结合,提高了伴奏的表现力。除了兰州鼓子,他还学习了其他曲艺形式,如天津时调、河南坠子、京韵大鼓等,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笔下续传承字字入心
1983年,水阜乡成立乡文化站,他义不容辞地回了老家,这一干就是将近20年。
“那时的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处于真空状态,恢复兰州鼓子刻不容缓。”陈增三告诉记者:“于是,我一次次到各村村委会做思想工作,每年组织鼓子好家们举办全乡的鼓子演唱会。尤其是到了冬天农闲时节,有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天天都在演唱。为了普及兰州鼓子,我还专门把演唱地点放在基础比较薄弱的村子,鼓励大家参与活动。”
“1999年开始,我又来到了兰州,主要是在戏园子做伴奏。”他一边回忆一边说:“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从下午2点到晚上客人离开,有时会持续到深夜一两点。当时的工资也很低,很多同行因坚持不下去都一个个离开了。但我想,人总要有个追求,人的一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已经很幸运了,况且国家的政策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更有责任不能让它遗失。”
像我国大多数民间艺术一样,兰州鼓子很少有文字记载,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曲目流失很快。而且演唱兰州鼓子的艺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记忆唱词就成了学习兰州鼓子的一大障碍。
“这些曲谱非常需要被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具备传承的能力。”陈增三语重心长地说到。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搜集、整理了20多万字的鼓子唱词,有260多个唱段,录制了音像资料60余盘(张),收藏珍贵照片8幅,其中还有已故兰州鼓子名家李海舟、肖振仁、魏学君、段树堂、王雅禄等人的珍贵录音和照片。
唱出精气神曲曲扬名
2015年,陈增三应邀到七里河区健康路小学担任兰州鼓子指导老师,在当年全市鼓子汇演中,学生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在场艺人的高度赞赏,也开启了兰州鼓子有史以来由小学生集体把它搬上舞台的先河。
“能教学龄儿童唱鼓子让我非常高兴,只有孩子们都喜欢学,兰州鼓子才有真正的未来和希望。”从此后,陈增三便定点安宁区十里店小学、金城实验小学、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中小学、高校担任兰州鼓子辅导老师,不断的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传统艺术的种子,也为自己心中珍爱的兰州鼓子种下“枝繁叶茂”的希望。
近年来,在陈增三的不懈努力下,兰州鼓子不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还受到了香港同胞和外国友人的称赞。2015年6月,他带领兰州鼓子团队参加了“根与魂·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的展演活动,连演一周场场爆满,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2016年,中东16个国家的音乐家来甘肃采风,他又被邀请表演兰州鼓子,那优美的曲调让在场的音乐家们啧啧称奇。
“兰州鼓子要想寻求生存与突破,就应该跟上时代步伐,那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推陈出新。”近年来,他也是尝试着创作了《千里陇原跨骏马》《南湖的灯光》《虎门销烟》等不少兰州鼓子的新曲目,而且还完整保留了兰州鼓子的特色与韵味,并对演唱形式也进行了探讨和改革。
他说:“我的心愿很简单,就是希望兰州鼓子这一独特的曲艺形式能一直传承下去,兰州鼓子艺人们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为此,我将一直坚守下去。”
资深兰州鼓子艺人魏周发、刘艳玲:
爱上鼓子这辈子就再没舍得放开
魏周发今年71岁,很小的时候他便爱上了兰州鼓子,十几岁就开始学习演唱和演奏,如今更是兰州鼓子传习所的资深艺人,也是兰州市级非遗传承人。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爱上,这辈子就再没舍得放开。”同样,作为我市唯一的兰州鼓子女传承人,刘艳玲也是深有同感,此次这二位老艺人也是一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唱鼓子生活有滋有味
魏周发和陈增三一样,也是老一辈兰州鼓子艺人魏学君、肖振仁的弟子之一。他先学的唱,后学的伴奏。到后来,不仅大曲、小曲滚瓜烂熟,三弦、二胡、扬琴也是信手拈来,演出团队中妥妥的“复合型人才”,这在如今的鼓子艺人中已不多见。
“多少年下来,那些曲子的旋律光通过贯耳音就已经牢牢记在了心里。”一谈起兰州鼓子,本来十分低调、严肃的魏周发顿时兴奋了起来,脸上也开始流露出爽朗、亲切的笑容:“像那些大曲,每一首都要不停地学唱一年多时间才能真正熟悉,就是中曲也得学唱半年多。但是在那段时间里,真的从未觉得丝毫枯燥,相反只要一听到鼓子的旋律,心情就立马会舒畅起来,这种感觉到今天也没有丝毫改变。这几十年来,我只要打打扬琴、拉拉二胡、唱唱曲子,就打心底觉得生活有滋有味。”
“兰州鼓子的这些曲子与戏曲完全不同,都特别优雅、特别动听。”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面前缓慢的打着拍子,思绪更是沉浸在了久远的记忆之中:“在当年那些老艺人地道、精湛的表演中,无论是生死离别带来的哀伤悲痛,还是两军交锋的热血沸腾,都能通过演唱和旋律表达的鲜活生动,无论是传说故事、历史人物,听着鼓子一闭眼,全在唱腔里。”
忆当年难忘旧日情怀
据魏周发回忆,兰州鼓子当年的演出多在老艺人家中,炕上就是舞台,屋内屋外全是观众。老艺人们围着炕桌盘腿而坐,敲着小扬琴、弹着三弦,好的演出还会配个二胡。炕前,还专门留着一个凳子,演唱者都是在此面向土炕而坐。演出一开始,老艺人们便轮番献唱,好不轻松快活。时不时,台下自认有些“功力”的“好家”也有机会一展唱功,但唱完一定会十分恭敬地再请老艺人指点一二。
“我那时候也就十几岁,老老实实跟着学了一年多才有机会唱,而且也只能唱那些‘小曲子’。”魏周发所说的“小曲子”,是指时长10分钟左右的鼓子作品,据他所知,兰州鼓子有1300多首曲子,100多种曲目,其中以时长为30分钟和45分钟左右的中、大曲子居多,时间最长的甚至能达到70多分钟。
魏周发最拿手的兰州鼓子曲大概有十多个,其中时长40多分钟的《演功》尤为经典,在如今兰州鼓子的演出舞台上也是时有见到,但多位实力雄厚者方能表演。可惜的是,已经70多岁的魏周发不唱这首曲子差不过10年光景了,因为这“大曲子”的表演除了考验嗓音和技艺,还需要充沛的体力支撑。但无论多久,在他的心里,那熟悉的唱词和亲切的旋律,都将会随时响起。
遇伯乐尽享艺术人生
刘艳玲今年62岁,是定西人,细细算来,她登上兰州鼓子的舞台已经整整23个年头。不知是鼓子旋律“养人”,还是性格里的开朗乐观减龄,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多。“我自小喜欢艺术,歌曲、秦腔都爱。但是,那时候在农村没有任何条件,只有每逢过年才能有戏可听,想找老师学习更是一种奢望,也就只能是光听不唱的‘干喜欢’。”交谈开始,刘艳玲便重温了自己的儿时往事。
结婚以后,刘艳玲住在内官营镇南阳村,离家不远有一处戏台。有一次,演出临时缺了演员,知道她会唱敢唱,便邀请她上台搭了个戏。不曾想,这一搭就是好几年。又过了大概八九年,刘艳玲便跟着丈夫来到了兰州。每到周六,她都会在滨河路散步,每次也都会去听一位姓侯的老太太唱秦腔,最爱听的便是《王宝钏》。那时她并不知道,一旁为老太太伴奏的,便是如今的兰州鼓子国家级传承人陈增三。
“后来,陈增三老师给我了几盘兰州鼓子的磁带,让我好好听一听。”回忆起当年与领路人的巧遇,刘艳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过了一段时间,陈老师就问了我一句‘好听不?’,我说‘好听’,然后他就说了句‘那就学着唱呗。’这一唱,就是20多个年头。”
心有愿再续鼓子传承
七八年后,刘艳玲正式出师,第一场成名演出便在光辉布料市场。当时,省曲艺家协会姚主席正好看到了演出,唱完一曲便竖起大拇指激动地对刘艳玲说:“很棒很棒,兰州鼓子你是最棒的,你要继续努力,继续前进。”如今,刘艳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旧激动不已,脸上不由自主的洋溢起开心的笑容,也许正是这鼓励,让她在兰州鼓子的舞台上走到了今天。
“无论是陈增三老师还是魏周发老师,都是我的恩人。”刘艳玲激动地告诉记者:“在我的艺术道路上,除了表演更学到了做人,学到了他们为艺术的执着和坚守。2015年,二位老师敢当绿叶,陪着我站在了香港中央图书馆的舞台上,这也是兰州鼓子第一次走出甘肃,亮相全国艺术舞台。当时,我一口气整整演了12场,每一场都有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让我无比自豪,为自己,更为兰州鼓子。”
记者了解到,在刘艳玲的目濡耳染下,她11岁的孙女范馨予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兰州鼓子小演员。2020年,由她主演的新编作品还登上了第十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的舞台,在线上、线下都收获了一致好评。说起这件事,无论是刘艳玲还是陈增三,脸上都露出了既骄傲又欣慰的神情。也许,对于他们的艺术人生来说,看到了传承的希望才是最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