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铁板浮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现在的枝繁叶茂,始终离不开创新。“你们看,这件作品叫《种瓜得瓜》,它根据瓜多籽、藤蔓连绵不绝以及瓜肉醇厚甜蜜的特点延伸开来。我在以往烧色工艺基础上,运用了铁板‘蜡染烫彩’工艺。”郭海博介绍,该工艺给铁板浮雕带来了更多的色彩,金属质感、视觉冲击力更强,也让这门艺术更加五彩斑斓。
《山里人的希望》在郭海博看来也是一幅有所创新突破的作品。“整幅作品打破了过去层层凸起的锤锻方式,通过采用凸凹结合的创作手法来表达画面的层次感。”在郭海博的思维中,艺术创新不需要太多的程式和框框,只要是美的就可以借鉴。
锤锻、抛磨、烧色、蜡染……数不清的工序背后,无不体现着郭海博的辛勤创造。而那些原本冰冷的金属,在经过几万、几十万次锤打之后,渲染上了艺术的温暖,显现出其他材质无法表现的震撼之美。
然而,美的背后,是郭海博三十多年来埋首铁板浮雕艺术过程的几多艰辛。“创作铁板浮雕,既需要懂得造型技术,还得有绘画功底。只有对它感兴趣,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取得成功。”郭海博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创造铁板浮雕噪音很大,对耳朵是一种折磨。长期挥锤敲打和铁板的震动,对骨骼尤其是肩膀也会造成伤害。“这是一门孤独的艺术,一旦进入状态,钻进了这门艺术中,仿佛世界只剩下自己与铁板,也忘记了经历过的种种艰辛。”
在锤炼技艺的同时,郭海博不断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多年来,只要一有时间,郭海博就深入到太行山中,雄浑的大山、古老的风情、淳朴的百姓,一次又一次给了他特别的感动和创作激情。“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作品才能更加鲜活、更具生命力,也才能受老百姓的欢迎。”郭海博说。
“很多作品在采风中画到了纸面上,但创作铁板浮雕最大的难点不在此处,而是如何把创作在纸上的平面作品,用最恰当的雕塑语言以铁板浮雕的形式向观众完美地表达出来。”郭海博这次在文博会上展示的作品《早春》对此有很好诠释。《早春》展现了春日太行山里一个幽静的农家小院,院中毛驴精神抖擞、整装待发,想必主人正在屋内做着出发前的准备。作品利用铁板特性,通过手工锻造、抛磨、烧色等技艺,使毛驴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呈现着素描般的精致之美。
随着铁板浮雕技艺日渐精湛,郭海博头上也爬满了白发,他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让他欣慰的是,女儿郭墨涵大学毕业后,主动传承了父亲的事业,创作的铁板浮雕作品也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将铁板浮雕技艺传承下去,不能局限于家庭,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如今,铁板浮雕启动非遗进校园活动,郭海博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内建立起了非遗社团、“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等平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社团,走进艺术馆体验、学习铁板浮雕艺术。同时,郭海博和郭墨涵共同编写《郭氏铁板浮雕制作技法》,进一步完善了非遗理论研究体系,也让铁板浮雕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
一錾一锤,匠心打造,代表着郭海博的初心与坚守。“让冷冰冰的铁板打动人心,将铁板浮雕技艺一直传承下去,直到打不动的那一天。”郭海博说,他有责任把这门老手艺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