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年,男,汉族,1950年生于山东省昌邑市。现为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昌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昌邑市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1967年,山东省昌邑县宋庄公社东堤村成立笔刷作坊,入场学习毛笔制作技艺。1982年,组建东堤毛笔厂,出任厂长。1994年,成立昌邑市陈元年毛笔工艺馆,任馆长。1997年,兼采南北制笔工艺之所长,首创“鲁笔”工艺。2012年,“鲁笔”,“陈元年”两商标正式注册。
笔、墨、纸、砚,被称作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用毛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绘画出了一幅又一幅经典画作,那么作为重要书写工具的毛笔又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
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传最早的毛笔,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笔”。
“毛笔制作,又苦又脏,枯燥乏味,要想学好这门手艺,必须要有耐心、细心、恒心、耐住性子,坐得住、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得有悟性。”陈元年这样说道。
陈元年制作的鲁笔从选料到完成,经过选、配、垫、梳、圆、修、捋等12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择料、水盆、制杆、修笔、刻字、包装等六大工序,工序中又以水盆和修笔最为复杂。
鲁笔的笔头选用优质的东北大黄狼尾毛为主料,配以适量香狸尾毛、兔须、獾针、貉子胸毛、羊毛等优质材料,经过复杂的工序,手工精制而成。
在制笔的初期,陈元年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做毛笔都在炕上干活,盘腿打坐,两膝着地,如果两膝不着地,师傅就用重达近二十斤的石板或者土坯压在他的腿上,强制两膝着地。身子笔直,目光平视,每次最少两个小时才能下地活动。
但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拥有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有担当、有责任,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将祖辈留下的财富顺利地传承下去。凭借着这个初心,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努力,做好每一支笔,这样一干就是几十年。
从16岁开始,一直到年近七旬,他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将每一支出自他手的毛笔当成作品而非产品。正因为这样,他获奖无数。
2014年8月,获山东省昌邑市“民间艺术大师”称号;2015年4月,毛笔作品《狼毫》在第八届中国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获金奖;2016年1月,荣获“十二五”潍坊市工艺美术行业突出贡献金奖;2016年4月,毛笔制作作品《松竹梅狼兼毫》在第九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2017年4月,毛笔制作作品《琴棋书画》在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暨风筝博览会中荣获金奖;2018年5月,与儿子陈相磊一起创作的《仿制宋代莲蓬笔》在2018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梁子黑陶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
同时他的产品畅销国内文化市场,深受各地书画家们的欢迎与青睐。曾有多位书画名家为中国鲁笔题字:欧阳中石先生、曹宝麟先生、石开先生、范扬先生、王元军先生、哈普都·隽明先生,郑晓华先生,武春河先生,吴明河先生,高建先生等等。并被潍坊日报,潍坊晚报,潍坊电视台,昌邑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多次采访报道。
将平凡的事一直做下去,就会不平凡,而陈元年也必将永葆初心,把毛笔制作与传承当作他毕生奋斗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