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娴:绣龙刺凤,助力灵宝虢绣创新发展!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11-22 09:13:39  来源:非遗地图
核心提示:一棵棵绿树环绕在一块奇石之上,而在这块奇石之上站立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只见它回头仰天长啸,森森之王的霸气油然而生,这幅灵宝民间虢绣作品将百兽之王舍我其谁的气魄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出来。

  王淑娴,女,汉族,1963年出生,河南省灵宝市苏村乡人,三门峡市级虢绣第四代非遗传承人。


  一棵棵绿树环绕在一块奇石之上,而在这块奇石之上站立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只见它回头仰天长啸,森森之王的霸气油然而生,这幅灵宝民间虢绣作品将百兽之王舍我其谁的气魄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出来。


  早在春秋时期的虢国宫庭里,已经能够使用连环针法,绣出龙凤图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虢绣。到了距今1000多年的宋朝,虢绣技艺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并走出宫庭,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灵宝刺绣的图案纹样,多采用喜庆、吉利的象征,或是通过字音相同的“谐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渗透着豫西地区的民间风情。如“连生贵子”、“喜鹊登梅”、“麒麟送子”、“鸳鸯戏水”、“并蒂莲花”、“鲤鱼穿莲”、“百鸟朝凤”、“石磙绣球”、“凤戏牡丹”等等。


  灵宝刺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联,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代表性的针法是“拉锁子”、“鞭子绣”和“打子绣”。除此之外,经常使用的针法还有“包针绣”、“纳纱绣”、“平针”、“盘金”、“补绣”等等传统技法。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绷花”和“补绣”技法。绷花,是以针引单线,寥寥数针作放射状,秀出生动的花朵,虽属辅助技法,但却在绣品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些技法,一般多用在布制的玩具上,如在威严的虎的额头上和两肋处各绷一朵小花,使凶猛的狮虎露出几分憨态,形象十分逗人喜爱。”王淑娴说道。


  她自幼喜爱中国传统刺绣文化,在1980年跟随李雪层老师学习刺绣,2017年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刺绣技艺培训班学习,2018年9月在苏州镇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中国刺绣艺术中青年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2019年5月第二次在郑州轻工学院高级刺绣班倍训学习。2018年11月加入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2019年7月加入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当走进王淑娴老师的屋子,发现房间里上上下下全部摆着她的虢绣作品,各式各样,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只要她一开始刺绣,一天的所有烦恼都会消失殆尽,进入到忘我的状态之中,每当她有了一个自己的想法时,就会立刻开始进行创作,用每一针每一线把脑海中的创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当每件作品大功告成后,她观赏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在看自己的亲手养育长大的孩子一般,因为这些都是她付出无数的汗水而得来的智慧结晶。


  王淑娴通过多年来在不断继承和发展虢绣的基础上,汲取其他艺术精华结合本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民间习俗、风土人情以及深厚的黄帝文化、老子文化、民间传说等地域文化,并且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拓展丰富虢绣的表现内容,创新虢绣的表现形式,深入研究虢绣技法,使虢绣作品达到了写照传神,随类赋彩的神奇艺术效果。她的代表作有《九龙图》《东北虎》《五子拜寿》。


  多年来随着灵宝虢绣人才的不断缺失,王淑娴正在通过她的努力使更多的人了解并且真正地热爱上这门民间非遗技艺,现在她已经把虢绣艺术传授给第五代传承人也就是她的儿媳杨彥彦和众多学徒,让它能够在刺绣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浓重的一笔!


 
标签: 虢绣

本文标题: 王淑娴:绣龙刺凤,助力灵宝虢绣创新发展!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05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