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时候,每每会为后母戊鼎、子龙鼎、大盂鼎、四羊方尊,以及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等驻足。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青铜重器,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这些器物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历程的重要成就。
我们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围绕馆藏资源,面向全国文博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青铜器鉴赏爱好者,举办青铜文明之光——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器鉴赏线上培训班,一起品鉴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追寻历史本真,发现青铜之美。
课程从即日起开始报名,2023年5月8日首发正式开讲。参加培训人员将有机会申领中国国家博物馆颁发的结业证书!
【适宜人群】
全国文博行业从业人员
及广大青铜器鉴赏爱好者
【时间安排】
首发课程听课时间
2023年5月8日至12日
每晚19:30-21:30
【重要提醒】
1、课程主要以直播方式开展专题教学,课后老师将在线回答学员问题。
2、课程回看视频可供参训学员在开课后三个月内反复观看,回看课程报名截止时间为8月13日。
课程简介
华堂高镜
——中国古代铜镜的考古学解读
时间:2023年5月8日19:30开讲
主讲人:霍宏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
铜镜是古人日常生活器具,是古代物质文化的载体,凝聚了大量的精神文化信息。国家博物馆收藏中国古代铜镜类型繁多,特别是拥有一批珍贵的考古发掘品,如在“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中展出的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弦纹镜、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鸟兽纹镜等30余面铜镜发掘品。
在“华堂高镜——中国古代铜镜的考古学解读”课程中,主讲人霍宏伟将结合国家博物馆馆藏铜镜,梳理与分享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以及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星伴月
——从出土青铜器看三星堆人的礼仪与信仰
(录播视频课程,课后老师将在线答疑)
时间:2023年5月9日19:30开讲
主讲人:翟胜利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研究馆员、策展人
当3000多年前青铜潮流过巴山蜀水,青铜之花在四川广汉三星堆绽放,自1929年首次发掘以来,该遗址陆续出土了包括象牙、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其中青铜人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尊、青铜瓿、玉璋、玉璧、玉戈、海贝、金权杖、金面罩等大量文物,多为前所未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在“三星伴月——从出土青铜器看三星堆人的礼仪与信仰”课程中,主讲人翟胜利以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为中心,结合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解读其中承载的祭祀、礼仪信息,探索3000多年前三星堆人的精神世界。
溯源吉金——中原地区早期铜器及
铜料来源的考古学观察
时间:2023年5月10日19:30开讲
主讲人:田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研究馆员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
中原地区最早的铜器源自何方?夏和早商王朝铸造青铜器所用的铜料从何而来?这些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学术谜题。
在“溯源吉金——中原地区早期铜器及铜料来源的考古学观察”课程中,主讲人田伟将以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中的早期铜器及冶铜遗存为线索,结合其他考古发现,沿着中原地区早期铜器和冶铸铜工艺的发展脉络,在历史长河中寻找中华青铜文明的赫赫宗源。
纹彩华章——商代青铜器纹饰赏析
时间:2023年5月11日19:30开讲
主讲人:苏强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
金属文物室主任、研究馆员
商周时期是公认的伟大青铜时代,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种类丰富,包括饕餮纹、夔纹、象纹、龟鱼纹、小鸟纹、涡纹、雷纹、弦纹、联珠纹等,根据题材内容不同,可分为动物类、几何形类、人物画像类。这些优美精致的纹饰常与各种奇巧的青铜器造型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中国青铜文化艺术。
在“纹彩华章——商代青铜器纹饰赏析”课程中,主讲人苏强通过对国家博物馆馆藏商代青铜器纹饰的赏析,解读其所蕴含的时代风貌、审美意趣,溯源历史长河中的青铜吉光。
吉金铸篆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赏析
时间:2023年5月12日19:30开讲
主讲人:晏小飞
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关系部副研究馆员
国博雅集负责人
翻开“青铜之书”,我们看到被称为笔法之祖的“篆引”,正是在商周青铜器铭文中发现、推衍和成熟的。“篆引”笔法最大特点就是中锋用笔,在起行收的用笔过程中轻松写出纯净、宽博而庄严的线条,称为“篆籀气”,是历代书家备受推崇和毕生追求的一种天人合一、人书俱老的审美境界。国家博物馆馆藏大盂鼎等西周青铜器中的铭文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代表作。
在“吉金铸篆——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赏析”课程中,主讲人晏小飞将在解读文物基本信息、流传故事的基础上,从金文造字的原理出发,品读金文的点画之美、结字之美、章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