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再红:振兴湘绣文化 保护非遗之花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9-27 13:52:11  来源:新浪湖南
核心提示:8岁我开始跟随奶奶和母亲学刺绣,在18岁的时候考入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也非常有幸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秀、刘爱云为师。

  江再红,湖南省新阶联理事、长沙市湘绣研究所再红湘绣总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她巧妙地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将我国传统的刺绣、绘画、诗词、油画及各种艺术融经典于一体,研究出质地考究、格调高雅而又时尚的湘绣产品。代表作品《雄狮》、《晨雾荷花》、《天伦之乐》、《烟花》、《芙蓉国里尽朝晖》、《阴功轴》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荣获殊荣。


  主持人:您出生于湘绣世家,从进入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到您一手创立的再红湘绣品牌,这之中您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江再红:8岁我开始跟随奶奶和母亲学刺绣,在18岁的时候考入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也非常有幸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秀、刘爱云为师。我从事湘绣工作30多年,一直致力于湘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秉承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先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华国礼事业合伙人”等荣誉称号。


  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就职期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研究所的罗师傅在绣一幅鬅毛老虎期间不幸去世,而其刚绣并未完工的鬅毛老虎却没人敢接着绣。为了不把这个原材料浪费,当时的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把活接了下来。“鬅毛针”的鬅毛针法是湘绣的独特针法,难度非常高,它使用针法成放射的支撑,撑开的一头用线较粗也较疏;另一头较密,并把线藏起。这种绣法能够让人感到像真毛一样,一头扎到皮肤里面,一头蓬松起来,绣成后,具有生动的质感。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在绣这个作品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困难,那时候的我没日没夜趴在绣棚上,仔细地斟酌每一针下针的手法和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我绣的第一幅“鬅毛针”老虎。这幅“鬅毛针”老虎绣得栩栩如生,也赢得了老师傅的交口称赞。


  22岁的时候,我离开了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以自己名字注册商标“再红湘绣”,开启了创业生涯。那时候销售、采购、设计、刺绣都是我一个人,创业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坐着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在自己的努力下,第一次去桂林就把自己带的绣品都卖掉了,不仅开拓了第一批客户,更得到了客户的赞美和肯定,让我坚定了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主持人:您曾说过要“自己设计图案自己绣,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在这方面您作出了哪些成功尝试?


  江再红:我觉得湘绣要发展,就是要用传统的针法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理念相结合,不断地创新,无愧于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


  所以我一直坚持自己创新设计并刺绣,作品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杯·金奖”;也有多幅作品荣升“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十号”;绣出世界最大的双面绣《阴功轴》,在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参展,被誉为“惊世之作”。;到目前为止,有19幅作品获得国家专利,其中双面绣《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将独具湖湘特色的四大胜景桃花源、岳阳楼、爱晚亭、杜甫江阁共绣一幅湘绣长卷中,表现出“春看桃花夏映帆、秋赏枫叶冬季雪”的四季变幻的神奇,使整幅画面如流水般融汇贯通,获得国家外观专利;双面绣《会唱歌的湘绣》把历史上诗人赞美的“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把湘绣的观赏性和音响的实用性完美结合,获得国家实用专利;因为传统的湘绣采用的“平针绣”,是平面的效果,为了更加体现美感,单面立体绣《芙蓉国里尽朝晖》结合了美术中视觉的近深远浅、近实远虚的效果,用创新的立体绣针法将芙蓉花绣制的活灵活现,获得了国家美术作品著作权等。


  主持人:随着老一辈国家工艺大师老去,非物质文化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作为您这一代的传承人,如何更好地担起振兴湘绣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江再红:作为传承人,是责无旁贷的要扛起湘绣的传承和发展,也必须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传承人,包括绣工和湘绣创意的设计人才,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带领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全国各地进行湘绣的培训,特别是在革命老区平江和脱贫攻坚战的十八洞村进行湘绣的培训,我们沿用传统的“前店后厂”的湘绣运作模式,把公司订单发到平江湘绣基地进行刺绣生产,不仅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绣工。


  同时,为了培养湘绣创意设计人才,我想到了校企合作。“各大湘绣企业负责学生的就业,学生反过来带动湘绣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也很快得到了落实。


  主持人:目前在湘绣传承体系中,师徒相授依然是主流,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新时代里,应该怎样创新师徒的传承关系?


  江再红:之前的湘绣都是通过代代相传、师徒相授的模式进行传承,现在我们联合了多所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习来培养湘绣传承人,湘绣专业学生都是美术专业出身,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刺绣,同时也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科班出身,全面发展,为湘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主持人:产业化、商品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了哪些帮助?目前您重点着力于往哪一方面发展?


  江再红:湘绣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一是促进湘绣行业的创新,包括湘绣工艺流程的简约化,湘绣原材料的创新,湘绣取材的创新等;二是缩小了湘绣生产周期和成本,提高了湘绣的销量,促进湘绣产品平民化,扩大湘绣客户群体;三是促进湘绣的宣传推广,提高湘绣知名度;四是扩大了湘绣企业规模化为企业增收。


  目前我们着重的是湘绣产业化,特别是湘绣产业链的构建。我们在沙坪有百亩桑树林,就是为了研发湘绣的原材料——桑蚕丝。为湖南湘绣建造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及湘绣产业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作为新阶层代表人士,如何更好地借助新阶层人士这一群体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江再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来自社会各界的顶尖人才,我可以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学习,学习到更多有利于湘绣发展新模式和新想法,同时也可以开展跨界合作。例如,通过与律师合作,加强湘绣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与其他文化传承人合作,实现多种文化融合,设计出更多湘绣新产品、文创产品;通过与会计师合作,加强公司成本与财务管理;通过与各类网络大神合作,促进湘绣宣传推广。希望可以通过所有新的社会阶层的专业度和敏感度,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献计献策。也借此机会,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不仅给物质更要给爱,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觉得从事非遗工作是骄傲和自豪的,也有助于吸引更的年轻人进入非遗的保护和发展的队伍中,让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让我们的非遗之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永开不败,让非遗的明天更加绚丽多彩。


 

本文标题: 江再红:振兴湘绣文化 保护非遗之花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24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