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由山西剪纸牵头,14个省区市的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及中国剪纸在保护和活化方面的现状,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对非遗剪纸的保护和活化,可以从几个大的层面来说。
第一,在剪纸原生态保护方面,国家建立了相关的生态保护区,各地的剪纸非遗项目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传人,确保剪纸艺术和技艺的传承发扬。
第二,如今许多地区都鼓励农民在节日当中重拾剪纸使用的传统。目前在中国乡村,还有人使用剪纸传统,当然它的数量在迅速地减少。在剪纸原生态的传承当中,学剪纸的年轻人有,但因许多年轻人离开乡村到外地讨生活,学习剪纸艺术的人数量也在大大减少,作为非遗的中国乡村剪纸传承后继乏人,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但另一方面,在城市中热爱剪纸的青年人逐渐多起来。
第三,与中国乡村中剪纸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相比,目前剪纸在教育领域实践地非常活跃。在当今城市化的教育当中,城镇和乡村的中小学,甚至一些大学都开设了剪纸课,剪纸已融入中国的教育领域中。
第四,在中国城市社区当中,剪纸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对象,除了布置社区环境外,作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项目,以及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社会辅导与培训,剪纸的教学广受欢迎;
第五,西方农业社会消亡得早,剪纸这种文明形态早已失传,目前中国的情况是带有农耕文化内涵的剪纸文化传统今天依然残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但一些少数民族的剪纸传统已处于濒危。另一方面,在重大节日和城市环境布置中也少不了剪纸作品来增光添彩。每逢春节,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如商业场所、公园以及城市中,剪纸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央视及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春晚,剪纸也作为重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符号和吉祥符号不断在银屏上出现。
第六,目前,经过我们十多年的田野调查摸底,在中国有30多个民族遗存着与剪纸相关的传统,这些民族的剪纸有些是纸的,有些是非纸材的,其在传统节日及仪式当中依旧保留着剪纸的使用,如节日(祭日)中的仪式剪纸、贴窗花等等。在少数民族中,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服装装饰和器物纹样等方面。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从现状来说,剪纸不会消亡,因为她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方式与吉祥文化的象征,而剪纸从工具和叙事传统上和人的关联也成为我们身心审美愉悦所需要的文化传统。但应该强调的是,对于剪纸原生态的传承需要给与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剪纸传承还需要做大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古代社会,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不仅对世界的纸文明发展提供了可能,而同时中国作为亚洲的古老文明中心,她对世界的贡献也突出在纸的文明传统上。从纸文明的高度和价值去关注中国多民族剪纸艺术传统的传承与保护,这是一个民族代表性文化物种的保护工作,它的意义即在于此。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