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霞:台绣艺术的当代表达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3-11 13:46:52  来源:中华瑰宝杂志
核心提示:观赏林霞的台绣作品,能感受到一种率意、无束缚、无规则的自由,框架、图案的桎梏被打破,富有原初性和生命热力的线条与色彩无限延展,构筑出一片充满想象的、纯粹的艺术空间。

  观赏林霞的台绣作品,能感受到一种率意、无束缚、无规则的自由,框架、图案的桎梏被打破,富有原初性和生命热力的线条与色彩无限延展,构筑出一片充满想象的、纯粹的艺术空间。


  林霞,1963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从艺40余年来,在传统台绣基础上,突破刺绣原本依附于画面的属性,以立体浮雕技法和概念化的艺术设计,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纤艺绣”流派,丰富了台绣的表达形式,开拓了台绣的运用领域。代表作品有《原·衍生》《紫椹》《涌》等,获工艺美术行业国家级奖项数十项,多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在刺绣行业,“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常被用来形容作品之生动传神,但台绣传承人林霞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赞誉。在她看来,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工艺层面的精湛表现,更要有思想和精神层面的精准表达。林霞很早便意识到台绣的长远发展“必须依赖自身原动力的建立”,这表现为“一种原创性生长的、更内在的、可以不断生长的视觉和知觉体系,及其特有的表达与转换样式”。于她而言,这是一次漫长的蜕变,也是一场挣脱固有框架的冒险。所幸,破茧成蝶,枯木生花,台绣在一次次打破与重塑间建构起全新的艺术语境,于时代中生长,于艺术间绽放。


  破茧·


  -表达的重塑-


  2023年12月31日晚,“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在浙江台州拉开帷幕,这是央视跨年晚会连续第三年在台州举办。歌舞欢腾下,台州的山水灵气与人文风骨铺陈着城市的活力,将古老与新生娓娓道来。其中,以独有的雕镂风格而称誉于时的台绣恰似一朵翻涌的浪花,玲珑剔透,空灵俊逸,彰显出传统工艺的非凡魅力。


  台州刺绣历史悠久,至清末时渐成规模,自成一派。由于台州地处沿海地区,接触西方文化较多,故而在刺绣上表现出中西融汇的艺术特征。天主教堂中的修女所使用的西方织绣技法如镂空、抽纱等与台州当地的传统刺绣工艺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台绣品种——“雕平绣”,俗称“天主堂花”。“传统的刺绣是在面料上‘绘画’,做的是加法;而台绣最根本的特色是抽、拉、雕,是在面料上做雕刻,除了做加法,也做减法。”林霞形象地概括了台绣的特质。


  百余年间,台绣面向出口,有过辉煌,又归于沉寂。林霞16岁进入台州绣衣厂工作,亲眼见证了台绣的起落。她感慨道:“正因如此,它的宝贵和不甘,我更能真切体会。”台绣的衰落有外贸萎缩、时代发展等原因,但归根结底,林霞认为,台绣的真正衰落“源于自身创造力的丧失,即脱离了当代的生活语境”。传统的色彩、图案、针法固然有值得吸取的精粹,但一味承古也带来了创造力的停滞。这必然导致作品与时代审美、大众审美的脱节。“任何艺术的生命都是周期性的,会随着时间慢慢老去,我们要做的是重新激活它的生命力。”林霞思索后说。


  “刺绣,不应仅仅是对绘画或摄影作品的真实再现,而是要有自己独立的、原创性的语言表达。”为了挣脱固有的框架,也为了区别于其他绣种,林霞很早便开始了对台绣特质的深入挖掘,以及对刺绣语言的解构重塑。她试图打破大众对刺绣的固有认知,构建刺绣语言的独立体系。在林霞看来,这种语言可以是抽象的、情绪化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富于空间感的。线与布料的交织,可以被赋予多重的情绪和意义,在加减、凹凸等层次变化中,呈现更为丰富和立体的肌理效果。


  2000年的一个夜晚,林霞在西湖边散步时偶然看到一张发光的蛛网,其天然无规则的脉络吸引了她的目光,给予她无限的创作灵感。用她的话说,就像“走出了长久以来的黑洞,看到了明亮的空间”,“台绣的创作也应如此无拘无束,无限延展”。基于此,林霞创作了台绣作品《网络天下》。她用最简朴的元素进行概念化的设计,在布料上构造出一个延伸的空间:空洞的骨针洞,盘缠的蛛网绣,自由纵横的交叉网络。这个空间是方兴未艾的网络时代的画像,也象征细胞的裂变,寓意台绣未来的全新发展。


  同时,这件作品让林霞发现了台绣与光影互动的奇幻效果,“线的不同疏密关系决定了透过光影后所投射出的有节奏的视觉效果,透过光影,可以看到一幅新的画面”。这让台绣作品不再停留于布料之上,而是走岀二维画面,向更广阔的立体空间延伸,与观众产生了更多的“对话交流”。由此,林霞开始了“纤艺绣”的蜕变之路。


  化蝶·


  -原初的想象-


  林霞“纤艺绣”的第一次“试水”大获成功,《网络天下》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在“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中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为林霞增加了信心。自此,她在生命的力量中穿梭,捕捉、体悟自然所形成的心象瞬间,“自然界里的各种寄生物、岩石上风化的效果、树木的残缺斑驳等”,都是她的灵感来源。这些灵感,时常是感性的、朦胧的、非具象的,源自林霞与自然的交流和对生命的感思。她以“尚象观”体悟、探寻、创构,进而捕捉、想象、延展,向着一个独立世界汇聚,而后绽放。


  在《原·衍生》中,林霞回归生命原初,借物造型,将蚕的一生用抽象化、立体镂空的刺绣语言衍化传达。她用不同的针法分别表现能量细胞、蚕、茧、丝、绣等不同层次,肌理丰富而分明,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深度洞察与生命隐喻的独立想象”,赋予了作品以动人的韵律。


  其后,林霞的观察视角进一步细微化。在《暗潮》中,她创新针法,用高浮雕和密集的触角绣,展现微小生物的存在,以微观管窥宏观。在作品轻盈漂浮的画面中,充满了大量细胞和水母、珊瑚、海葵、藤壶等海洋生物的肌理。大面积使用的绿色,层叠翻涌,郁郁葱葱,跃动出生命的初始力量,传达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


  “每次创作都是一次超越。”林霞不满足于借物造型的表达方式,试图在技艺技法上做出更多创新。当规矩的具象表达蜕变为自由混沌的、无边界的抽象表达,并再次演变为感知的、上下观心的意象表达,创作者意识深处对世界和生命的感受得以通过作品转化和呈现。在新近创作的台绣作品《涌》中,林霞用全新的针法和塑形工艺勾勒出一个完全自由生长的、悬浮的空间,画面宛如海边沉睡的贝壳群,又似空灵繁美的菌类世界。簇集的洁白纯净的形态,跃动变换,如梦似幻。生命的逝去与繁衍,在朦胧之中持续上演。


  色彩被林霞作为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在作品中巧妙运用。从早期的《万物生》《万物灵》中斑斓缤纷的自然世界,到后期《暗潮》《紫椹》《源》《涌》中对单一色彩的强调,她对色彩的感知也在蜕变。《涌》中对白色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白色是最质朴的、富于禅意感的包容万物的颜色”,林霞不吝表达自己对白色的钟爱。她认为:“生命情绪、艺术张力和主题指向在单一纯净的色彩中可以得到更强有力的凸显。”


  在林霞眼中,一件完整的作品应是“有血、有肉、有情绪、有灵魂的生命”。“以稍具陌生感的抽象样式,提炼出更具接受度的生命共鸣感”,是她为台绣语言所赋予的独特语境。具体而言,这是“创作者未被挖掘的心象在与大自然接触后捕捉和形成的新图案”。这种图案介于真实与想象、物质世界与生命情绪之间,基于微观视角而生长延伸,充分自由,无限开阔。


  纷飞·


  -艺术的回归-


  林霞认为台绣的最佳出路是“内容设计和针法表达上的不断创新”。这不仅表现在艺术的演绎上,也显现在艺术的回归中。做一名艺术家还是企业家?对此,林霞一度十分矛盾。就她的个人追求而言,“能够天马行空地创作是非常快乐、享受的事情”,但非遗传承的使命感始终环绕着她。有应用才有传承,林霞深知“传统工艺必须回归于民间,好的非遗文化一定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


  “我想自己是贪心的,既想回归天性实现台绣的艺术价值,又想通过产业化实现台绣的商业价值。”在台绣实践中,林霞最终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虽然这意味着双重的困难,以及更大精力的投入。她尝试以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融入衣食住行,构建起以台绣传统技艺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以及可自主更新、可持续发展的传承生态。“只有落地于当代生活,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走入人心”,林霞将刺绣与服饰、家居等结合在一起,采用国风元素,不断将时尚、潮流、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台绣艺术呈现给大众。她希望:“艺术不应孤芳自赏,而是立足当下、立足生活的文化创意。”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这一为林霞认可和推崇的美学理念,在台绣生活艺术馆中得到充分展现。在展馆中,台绣不仅作为工艺美术而存在,更以一种美学概念渗透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借助于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和光影效果的呈现,让观众在与台绣近距离的互动中能够沉浸式享受美学和情感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交互,使生活更有形式感,也使台绣的思维半径和表达半径得以不断拓宽。日前,林霞正在策划让台绣进驻台州古韵新风的老街,全新打造的台绣艺术生活大院将延续“用当代艺术演绎现代生活”的美学基调,深入探索台绣与生活的交融路径。她提倡:“传统应该为当下展示,为当下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呈现。”


  “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非遗”,是林霞时常说起的一句话。属于当下时代的台绣作品,必然要以传统语汇做出跟随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蓬勃表达。蜕变,仍将持续。未来,林霞期望有机会进行更多的跨界合作,让大众在全方位的光影体验中身临其境地感知台绣的美学宇宙。


 

本文标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霞:台绣艺术的当代表达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33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