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和文明是伴生的,人类文明发生之初,“美”便来到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参与指导着人类的创造。审美塑造了社会的面貌,也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眼界、心灵和境界。
当下的中国,处于审美的时代,我们渴望重新与本土文明对话,看清楚中国审美的来龙去脉,找到属于中国人的审美主张。传统美学的研究,尽管对人类审美进行了持续不断地艰辛探索,然而对于“美”的本质及其从何而来?“美”的标准是什么?影响审美的因素有哪些?诸多核心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达成共识。
01.研修纲要
在中国文明的框架里,考古是探寻审美的最好方式。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研究中国审美必须要有文化的眼光,将整个“美的历程”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来考察。北大考古百年历程中,参与发现和研究了几乎所有种类的古代美术品,搭建了认识中国古代审美最丰富的新图景。
旧石器的岩画,新石器的陶器纹饰,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汉代的画像砖石,唐代的金银器,宋元明清的陶瓷艺术,以及跨越千年、分布广泛的古代壁画……这些考古发现,极大的扩展了我们对“美”的认识,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以贯之的东方美学,找到属于我们的审美主张。跨越万年来触摸美的现场、思考美的源流、找到美的规律、感受美的秩序,进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养成感受美的心灵。
北京大学“美”的考古研修班,立足于考古学对古代人类文明和审美世界的发现,同时引入美学、艺术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科学、实证的回答“什么是中国人的审美主张”。通过阅读文物,找到文物背后隐藏的审美密码、美学思想;通过中西美学比较,分析、总结中国审美的特点,进而为广大美学研究者、学习者构建源流清晰、脉络完整的认知图谱和方法体系。
这将是一次突破现有学科体系的创新式、沉浸式学习体验,也将是一次高质量的、成体系的知识交付。除了北大燕园的学者讲堂,我们还将走到博物馆里,到考古遗址、古建园林中,用脚步丈量、眼观手触,与文物经典对话,探寻一脉相承的东方审美主张,提高美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02.课程收获
从源头读懂东方美学,获取解读美的密码;
看懂中国美学的发展史,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收获欣赏解读中国古代器物、古代艺术的专业能力;
把博物馆变成收获美的场所,收获创造美的能量;
收获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结构和方法,完成从入门到精通的蜕变。
03.项目来源
批准单位:北京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审批编号:北大培训20240183号
04.招生对象
美学创造者、审美研究者;希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和综合素养的社会在职人士;
中国传统美学、传统文化、文物与博物馆研究者、爱好者;
文化、艺术、创意、策划、设计等领域的专业人士;
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学习研究能力,限额30人。
05.课程体系
第一章丨何以为美
美在自然
美在意象
美在日常
第二章丨美在发生
人类演化与审美意识的发生
审美发生的脑科学机制
美发生的文化基础: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
第三章丨美的思想历程
西周文化与人的觉醒
先秦美学思想
两汉美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美学观念
隋唐宋元美学观念
明清至近代的中国审美思想
第四章丨早期艺术与审美意象的萌发
史前的彩陶和彩绘陶
史前绘画与雕塑
古代玉器与玉文化
礼乐中国:青铜艺术的文化意蕴
中国古代经典青铜艺术鉴赏
第五章丨古雅之思
中国古雅审美的形成
玩古:古人如何欣赏遗世之美
博物馆中的美学欣赏之道
第六章丨东方之色
中国人的色彩观念
中国色彩的文化意蕴
色彩观念背后的思想史
先秦时期色彩运用
魏晋南北朝色彩系统表现
隋唐两宋色彩系统
水墨:中国色彩的精神意境
第七章丨汉字起源与书法之美
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中国文化
文字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文字、线条与中西绘画比较
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之美
第八章丨营建之美
天人合一:中国古建筑的环境意识
技艺合蕴:古典建筑营造中的智慧与文化意蕴
土木共济:古典建筑营建体系
生生不息:古建筑的秩序观和中国文化
第九章丨园冶之美
造化与心源:古典园林的美学观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致构成
历代名园鉴赏
第十章丨造物之美
织物中的美好中国
古代铜镜艺术
唐人好色:唐代工艺美术中的审美偏好
唐代金银器造型
宋人制器的趣味与风格
第十一章丨古瓷之光
中国瓷器的阅读之道
历代经典名瓷的造型与审美
宫廷收藏瓷器的审美趣味
第十二章丨古代绘画
中国古代早期绘画
生命与观念:古代壁画艺术
古代文人画的鉴赏
山水画中的中国美学精神
第十三章丨信仰的美学世界
古代佛教美术系统
古代道教美术
生死观:古代墓葬美术
帝陵与贵族墓葬的视觉系统
第十四章丨中西美学之间
文艺复兴时期的东西方文艺
西方世界的东方面孔
古代陶瓷贸易与欧洲世界的中国风
禅与中日审美差异
中西方审美意象比较
第十五章丨美的实践&体验
何为古雅:古物与审美
再现乌托邦:景与观的当代实践
质感、器用与审美:瓷器的审美实践
美的实践:中国早期文物鉴赏
生活之美:如何审美的喝一杯茶
第十六章丨研究美的方法:文物美学的阅读之道
博物馆的美学之道
山西青铜艺术探访
楚文化珍藏赏析
古代墓葬艺术观摩
古代寺观壁画赏析
注:以上为招生介绍,实际执行课表以开课通知为准
06.导师团队
研修班邀请了考古学、美学、艺术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等领域最权威、最适配的专家联袂授课。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对授课导师一一罗列,详情欢迎来电或微信咨询。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博物馆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学术委员
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尚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史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张弛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执行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沈睿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美学会副会长
渠敬东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春芳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倪润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陵墓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魏正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佛教考古、地中海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美术考古等领域的研究
郑岩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为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访问学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高级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布鲁赛尔自由大学美术史系课程教授、哈佛大学美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
包燕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人类科学中心成员,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秦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07.研修安排
学制:1年(6次课)
开学时间:2024年8月
结业时间:2025年8月
课程安排:每2个月授课1次,每次3-4天
授课地点:北大燕园
踏查地点:江苏、湖北、山西
如遇特殊原因,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课程调整安排将提前通知。
08.入学申请
报名申请丨填写《报名表》发送至报名邮箱:kaoguxuetang@pku.edu.cn;
审核缴费丨报名材料提交学院,审核通过后,发放《缴费通知书》;学员收到《缴费通知书》,按期缴费至北大账户;
录取入学丨缴费完毕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凭《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日期报到入学。
09.结业证书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者,北京大学将颁发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该证书纳入北京大学非学历教学学籍管理系统,北京大学官网查询验证。
10.咨询方式
报名咨询丨毛老师1531306035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