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这片土地上,扎根了千年的民俗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生活。而在众多传统技艺中,剪纸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光芒。此次非遗剪纸传承人的寻访之旅,央美非遗追迹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了靖边华月秀老师的剪纸工作坊,与华老师展开了一次栩栩如生的非遗剪纸之旅。
在华老师看来,剪纸不仅是手中的艺术,更是心灵深处的表达。她的作品承载着陕北的风土人情,使得每一幅剪纸成为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探索。
个人简介
华月秀,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靖边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四十余年来,她的艺术之路辉煌卓著,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多家媒体上发表三百余幅。华月秀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际认可,出版了《中国传承大师系列丛书——华月秀剪纸》及多部剪纸专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多国博物馆收藏。
她曾荣获中国原创百花杯金奖等120余项荣誉,包括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和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作为“三秦文化优秀女性”与“陕西巾帼创业先锋”,她积极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现任榆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及靖边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华月秀用一双巧手和无尽的热情,塑造着陕西非遗文化的辉煌未来。
访谈记录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项非遗技艺的?
华月秀老师:我从五岁时就开始跟着奶奶和母亲学习剪窗花。我还记得有一个秋天,连续几天的阴雨,我和家人围坐在一起,母亲专注地剪着窗花,神情专注而温柔。她剪下一朵“扫田婆婆”,一边插到扫帚上,一边念叨:“扫田哩,扫地哩,扫掉田上乌气哩,扫的风调雨顺哩。”那一刻,我被剪纸的神秘色彩所吸引,也对民俗艺术充满了好奇。母亲和奶奶的作品犹如一扇传递美与文化的窗,打开了我对传统艺术的认知。
您创作作品的历程和获奖经历最主要的有哪些呢?
华月秀老师:我的创作之旅始于1979年,第一幅剪纸作品是参考常见的剪纸题材老鼠嫁女和神话故事创作出来的猪八戒娶亲。这幅作品让我初尝了剪纸创作的成就感,随后在1995年,我的第二幅作品发表在榆林报上。2008年,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机缘,中国美术馆收藏了我的剪纸作品《老鼠嫁女》。在那一年,我的第一幅大剪纸作品《凯旋统万城》也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更让我感动的是,瑞士文化基金会邀请我前往考察采风,创作出了一系列以瑞士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我的剪纸生涯中,首次参加安徒生剪纸大赛时获得了铜奖,第二次国际剪纸大赛上创作的陕北题材《九月九》获得银奖,直到第三届国际剪纸大赛上,我的作品《二月二》终于荣获金奖。自2012年起,我也被评为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这都是对我努力的肯定。
您周围了解这项非遗技艺的人多吗?这项非遗技艺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华月秀老师:事实上,虽然剪纸在陕北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真正深入了解这项技艺的人却不多。最棘手的问题是传承,因为剪纸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艺术,学习的人少之又少。年轻一代对这项技艺的投入得不够,这让许多珍贵的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您有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让对剪纸感兴趣的人来学习?您觉得怎么样才能让这项非遗技艺能更多地传承?
华月秀老师:我确实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学员。通过这些课程,我希望能激发大家对剪纸的热爱。传承非遗不仅依靠个体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重视与支持。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家庭,每一个层面都应关注到这一传统技艺,才能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您的剪纸主题大多是关于哪些的?有什么特点?
华月秀老师:我的作品大多描绘陕北三边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活动。剪纸这项技艺极为讲究地域表达,体现地方的特色。从靖边的剪纸窗花来看,它们往往纤细、空灵,仿佛能在人们的心头荡漾出无尽的故事。
您对这项非遗技艺有什么创新?对未来有什么展望呢?
华月秀老师:随着时代变化,我希望把自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美好融合进剪纸艺术中。我期待将剪纸引入到更多的领域,比如衣物、餐具甚至是家具上,让剪纸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艺术,而是生活中的一种美。我也在不断尝试创新,希望能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剪纸艺术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在今天的访谈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华月秀老师的卓越成就与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她不仅是靖边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更是用心血与创意播撒文化种子的艺术家。通过她的作品,我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情感与技艺的碰撞。在未来,希望我们能跟随华月秀老师继续在剪纸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创新,为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