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荣:昆曲要拥抱世界、拥抱当代、拥抱年轻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0-15 15:39:24  来源:《环球》杂志
核心提示:魏春荣对记者说,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昆曲、喜爱昆曲,然后去做昆曲的传播者。

  北方昆曲剧院当家花旦、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魏春荣刚结束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就连夜乘飞机奔赴英国爱丁堡。在爱丁堡艺术节2024年新开设的板块“重新发现昆曲艺术节”的昆曲欧洲课堂上,她与北方昆曲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一道,就昆曲的历史渊源、表演程式和未来发展,与约6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学生交流探讨。


  那是一堂主要面向年轻人的昆曲课。课堂上,魏春荣还与青年演员刘大馨表演了《牡丹亭·游园》。“表演结束后,我给他们讲我的穿戴在戏曲里叫什么、水袖是做什么用的、昆曲有哪些行当等等,还教他们一些昆曲的念白和动作。”魏春荣对记者说,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昆曲、喜爱昆曲,然后去做昆曲的传播者。


  作为“重新发现昆曲艺术节”的主要参与团体,除了开设昆曲欧洲课堂,北方昆曲剧院还带去了经典剧目《白蛇传》,进行了“昆曲全球青年连线”,穿着戏服在古老的爱丁堡街头快闪……昆曲在爱丁堡艺术节大受欢迎,让魏春荣更加坚信,“昆曲的美是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去欣赏的”。


  让世界“重新发现昆曲”


  轻抚衣衫,迈步上前,无形的小船随着演员身体的律动摇晃起来,舞台化为烟雨蒙蒙的水面,观众被带到千年前的西湖……由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高陪雨、赵艺多、刘展联袂主演的《白蛇传》在爱丁堡连续演出4天,场场爆满,一些观众只能加座或站立观看。


  “令人难以置信的多彩美妙的声音——对于我们西方人的耳朵而言是如此不同寻常,首屈一指的用手势和意向讲述故事的能力……表演太精彩了,我的母亲和两个孩子在现场都被迷住了!”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理查德·路易斯看过《白蛇传》的演出后,如此感叹。


  《白蛇传》在爱丁堡演出观众场场爆满,魏春荣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白蛇传说本身知名度高,而且这个戏里有爱情、有矛盾冲突,还有武戏展示,如踢枪、出手等技巧让观众惊叹;二是昆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具有独特地位,它的文本、音乐、艺术呈现都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欣赏。


  舞台上没有繁复的道具和布景,但演员可以通过表演让观众很自然地感受到他们是在船上。中国戏曲这种写意的舞台表演形式,与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提出的“空的空间”概念可谓异曲同工。


  在爱丁堡,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员们还穿着剧中人物的服装,在爱丁堡充满历史感与艺术气息的街道上游行。魏春荣说,“我们用中国的曲笛吹《茉莉花》,苏格兰朋友用他们的风笛也一起吹《茉莉花》,这种艺术的交流和碰撞特别有新意,特别美好。”


  “艺术是相通的。”魏春荣向记者讲述了她多年前在奥地利演出的一段经历,“我们当时是受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文学和戏曲艺术的德国老教授邀请,带着《窦娥冤》和《烂柯山》到奥地利演出。这两部戏并不好懂,舞台呈现也不如《牡丹亭》那么美。我们当时准备了翻译字幕,但人家说不要翻译,说‘如果看字幕会影响欣赏舞台上的表演’。结果,没有字幕,他们看得也真的挺投入。可能文本他们欣赏起来有困难,但音乐、声腔、表演、情感流露等等,他们能感受得到。”


  一次大胆的试验


  除了在爱丁堡向世界推广昆曲,最近几个月,魏春荣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排演北方昆曲剧院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她在剧中饰演“中国科学院最美的玫瑰”李佩。


  李佩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著名语言学家,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教师,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她创办的“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师资班为应用外语教学和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李佩先生》的故事从李佩与郭永怀于国难中在西南联大的邂逅铺陈开来,重点讲述李佩在郭永怀因公殉职后化悲痛为力量,在国内应用语言学领域不断开拓,积极推动中美教育交流合作、输送优秀科技人才到海外留学等事迹。


  2024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当天《李佩先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公演。《李佩先生》不只是向先辈致敬,同时也是北方昆曲剧院用新的舞台呈现方式向当代观众演绎昆曲、拓展昆曲边界、探索昆曲更多可能性的一次大胆的试验。


  魏春荣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我们还是原汁原味的昆曲,因为我们的音乐、唱腔是原汁原味的,我们唱的是昆曲的曲牌。但我们演的是现代人,所以就缺少了传统戏曲固有的那些道具、服饰,比如水袖就没有了——不可能给中山装加一个水袖。”


  “怎样用程式化的手段来演绎现代人?我们势必要作出一些调整,比如兰花指,‘你看,先生’”,魏春荣一边用“轻微幅度”的兰花指向前指去,一边向记者介绍,“如果要指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可能就这么指”,她随即又作出一个“全”的兰花指手势,“但是就不会这么指,这么指可能就有点跳脱”。


  《李佩先生》还请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龚丽君做念白部分的台词指导。“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魏春荣以《牡丹亭》中一句经典念白为例,“为什么最后要拉长?因为她要感叹。但《李佩夫人》这个戏就不一样了,我们要找到适合的逻辑重音。龚丽君老师给我们讲了两天,让我们有了对于话剧台词的一个认知,可作为借鉴。”


  魏春荣总结道,《李佩先生》保留了戏曲程式的精髓,但其外化的形态要收一些,“保留百分之三四十吧”。


  在魏春荣看来,原创当代题材剧目是昆曲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我们要先把经典剧目的传承做好,然后才可能有更多的手段、更多的积累去做创新。我们要找到昆曲适合当代的一个路径,不管能不能做好,都一定要去尝试,不能回避。”


  向年轻一代播撒昆曲的种子


  9月10日,北方昆曲剧院携手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特别呈现了一堂以昆曲《李佩先生》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向学生们展示昆曲的独特魅力。课堂上,魏春荣带着学生们学习了昆曲的几个身段手势,男孩女孩们一同翘起兰花指,欢笑声中,昆曲的种子或许就在某个孩子心中埋下。


  如今,早已获得无数荣誉的魏春荣,肩负起了向年轻一代传播昆曲的重任。


  9月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一堂“经典艺术讲堂”上,魏春荣和她在北方昆曲剧院的老搭档、国家一级演员邵峥一起,就昆曲《狮吼记》为观众们带来一堂生动的课程。台下坐着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和天真懵懂的小学生。


  魏春荣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当代年轻人思想开放、涉猎广泛,喜欢中国传统戏曲的也有不少,以《李佩先生》的推广为例,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剧组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拍摄排练小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创作推广主题歌等。


  在魏春荣看来,《李佩先生》是用古老的昆曲艺术来演绎当代人的精神内涵,“我们有那么多的传统剧目,传统剧目在当时是什么?不也是当代剧目吗?谁说现在的当代剧目几百年后不会成为传统剧目呢?”


  越来越喜爱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年轻人一个显著特征,很多年轻人也认为自己有责任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爱丁堡,来自全球的20位青年代表成为“昆曲推广全球青年使者”。“这些年轻人在爱丁堡了解了昆曲,非常喜欢,他们自愿成为昆曲推广大使,去传播和发散昆曲艺术。”魏春荣说。


  此外,魏春荣告诉记者,北方昆曲剧院一直非常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剧院年轻演员占了80%,这些年轻人都很求上进。”因此,对昆曲的未来发展,她并不焦虑。


  如今一些传统戏曲演员通过演出及参加综艺节目“出圈”走红,北方昆曲剧院有无参加综艺的计划?魏春荣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去考虑,“可以做,但是怎么做,要深思熟虑。不管做什么,都要尊重这一门艺术,不是为了去取悦谁。首先我们还是要把戏做好。”


 
标签: 昆曲

本文标题: 魏春荣:昆曲要拥抱世界、拥抱当代、拥抱年轻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47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