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创新,焕新“品牌力”?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12-17 10:07:35  来源: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作者:严敬群
核心提示:非遗如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有一群热爱非遗的传承人和传播者还不够,更需要当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谋划。

  非遗如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有一群热爱非遗的传承人和传播者还不够,更需要当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谋划。在四川,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极,于2023年启动的“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非遗品牌培育活动聚焦县域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已成功打造60个县域非遗品牌项目。各地通过发挥项目带动引领作用,将非遗项目与文创设计、景点打造、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以产业思维开拓更大空间


  郫县豆瓣、自贡扎染、峨眉武术、巴塘弦子……这些群众身边耳熟能详的非遗技艺如今有了新的身份——今年10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4年“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包括郫县豆瓣等在内的30个项目入选。


  “我们计划每年公布30个,将集中打造100个四川非遗品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品牌建设契机,各地文旅系统立足资源优势,挖掘非遗项目的产业优势,让非遗通过文旅产业有机融入当下消费市场,打造新兴消费增长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从破土而出向阳生长,到纤纤竹丝编织成画……在崇州市,作为首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的道明竹编正助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引进中央美院传统工艺工作站,搭建竹编研学创作的创客基地,该项目近年来积极与建筑、服饰、装饰、文创等跨界融合,创新设计了胸针、耳环等300余种时尚潮品。同时,建成开放竹艺村国家4A级景区、百竹园科普基地等特色场景,专业运营竹编艺术坊、竹艺村村史馆等高品质文创空间,并迭代推出非遗研学、森林康养、艺术摄影等新消费业态,让游客实景式、沉浸式体验竹编非遗的独特魅力。数据显示,2023年,竹艺村吸引游客128.6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2.55亿元。


  无独有偶,同为首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的绵竹年画已成为绵竹市重要文化标识、重点文旅产业和城市名片。当地在绵竹年画村建设绵竹年画博物馆新馆,形成非遗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整体空间;打造“绵竹年画快递箱”,有效保护传统年画并积极创新;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金丝年画、年画服饰、年画玩具等系列产品1000多种,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年产值近千万元。


  数据显示,仅首批30个“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品牌项目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利用514项;制定完成42项品牌打造规划;开发设计1537种文创产品;打造97个非遗项目保护空间;年产值平均增长率达20.91%,带动当地经济营收平均增长率达16.29%,对推动非遗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动当地城市文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与乡村振兴产生“化学反应”


  在第二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名单中,甘洛·彝族刺绣名列其中。这正是甘洛县把彝绣产业作为女性就业创业、农村妇女参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围绕彝族刺绣,甘洛县成立长远彝绣专业合作社、索玛薇薇服装刺绣有限公司等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以“一带多”妇女培训、“大带小”企业发展、电商+实体“双销”三项策略,投入100余万元资金开展彝绣培训40期,培育4930名彝绣绣娘和若干小型彝绣工坊。同时,通过建立脱贫妇女群众稳定增收的灵活机制和网络售货平台京东超市“彝族妈妈帮帮计划”公益合作机制,打通国际奢侈品牌的合作路径,让1700名妇女通过销售刺绣工艺品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创收2500多万元,其中农村困难家庭妇女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


  “项目能否发挥传统工艺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是一个重要入选前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四川,乡村孕育了诸多非遗项目,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项目传承面临瓶颈。如今,各地通过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品牌的培育,让不少非遗项目在乡村扎下了根,成为文旅领域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性项目。


  在乐山市马边县,依托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专业力量举办的彝绣培训班对5个乡镇500余名彝绣传承人、绣娘、文化专干等进行培训,详细讲解“马边·小凉山彝族刺绣”品牌项目产品的优势、目标人群、销售渠道、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相关知识。目前已开发10项80余件产品,带动890余名绣娘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过1.6万元。当地还发展廊桥彝绣服饰一条街,开设彝绣服装店117家,培育绣娘主播22名,绣品年销售额3500余万元。夹江县则以夹江竹纸为核心,成立以杨湾纸坊为龙头的杨湾村手工竹制品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纸农61人,通过吸纳务工、统收产品等方式,做好联农带农,促进纸农人均增收4800元以上。


  截至目前,首批30个“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品牌项目已带动注册商家、企业514家,带动周边18.22万人就业。


  和群众生活密切融合


  11月13日至1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天府非遗周”活动现场,“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展示台前人头攒动,展演展销热闹非凡,为市民、游客打造了集潮流感和烟火气于一体的非遗体验。“活动将藏在瓷胎的竹编技艺、藏在藏羌碉楼的营造技艺等非遗项目,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十分生动。”游客李明说。


  聚焦非遗在新时代“活”起来的命题,四川也在探索答案。着眼于此,“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项目推动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与百姓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作为2024年“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峨眉武术”的代表性传承人马赵凌云,与8位“00后”共同组成的“峨眉派女子功夫团”于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爆红网络。她们借助创意独特的短视频“出圈”,以武会友,将武术文化传向四方。留言区很多华人表示,看传统文化“火”到国外,倍感自豪。这不是马赵凌云第一次在互联网爆红。4年前,她穿着睡裤“提剑丢垃圾”的短视频仅用半天就冲上热搜,涨粉百万人。2021年,马赵凌云接任“峨眉武术宣传大使”称号。截至目前,由她带动的峨眉武术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在各大平台已超过百亿。


  自贡市大安区打造“自贡灯会”文旅品牌系列活动,于今年春节举办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凭借将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无人机等现代科技及“王者荣耀”“剑侠”“泡泡玛特”等流行数字IP、潮玩IP赋能于彩灯,接待游客百万余人次,带动经济消费千余万元。今年1月至10月,自贡灯会已在18个国家的49个城市,以及国内多个城市,举办了近300场灯展活动。


  “项目品牌建设不是一日之功,这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长期投入和努力,以确保非遗品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着眼于塑造非遗时代化发展优势,以实施项目品牌打造为抓手督促各地出台项目与品牌保护政策措施,构建适宜品牌培育成长的“生态圈”,以现代市场思维推动非遗项目融入当下群众生活。


 

本文标题: 非遗如何创新,焕新“品牌力”?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50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