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经验总结、先进事迹传播和典型案例推广,对话多位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共同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非遗之美为更多人的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本期访谈邀请贵州省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璐,聚焦“村超”上的非遗展示。“我们将苗绣、苗族服饰、侗族服饰、侗族大歌、蜡染等非遗项目带到‘村超’现场进行巡游,观众朋友和乡里乡亲都特别喜欢。”杨璐表示,希望利用好“村超”这个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将流量变为能量,为更多的非遗项目提供展示的机会和空间,为更多的群众呈现精彩的民族节目和非遗展演。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贵州省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事迹简介:
榕江县共有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0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代表性传承人404名。借助贵州“村超”赛事,展演《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等150余个非遗节目。
赛事期间,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519.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6亿元,约6万余人参与贵州“村超”巡游、民族节目展演等活动。推动11家非遗工坊建设,开发有蓝染家居、染花集等400多种产品,通过传统技艺与“村超”文化相融合,开发非遗文创系列产品以及“村超”足球衍生产品200余种,“村超”赛事期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非遗产品销售额达到1600万元。
拓宽非遗传承实践空间,重点围绕大利侗寨、宰荡侗寨、加宜苗寨、乐里侗寨、三宝侗寨策划非遗研学、非遗旅游等业态,带动800余人就业,赋能乡村振兴。实施非遗进校园工程,推动薪火相传,以校园为基地,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传授民族歌舞等课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民族文化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