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4-29 11:18:4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乌铜走银”工艺品纹饰丰富多样,尽显古色古香之韵味。在云南昆明市官渡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金永才正在打制工艺品。

  “乌铜走银”是流传于云南民间的一种铜制工艺品加工工艺。这项工艺以乌铜为胎,雕刻出各种图案纹路,再熔化金或银填入其中。经过焊接与组装、打磨、捂黑等一系列加工环节,使得底铜变黑,而金银图案清晰分明。“乌铜走银”工艺品纹饰丰富多样,尽显古色古香之韵味。在云南昆明市官渡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金永才正在打制工艺品。


  “乌铜走银”工艺品。云南昆明市法国籍居民米满·穆萨摄在官渡古镇,我得以近距离观赏“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匠人们超凡绝伦的手艺让我大开眼界。“乌铜走银”工艺品技艺精巧、图案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湖北宜昌彩陶制作技艺是利用宜昌本地的优质陶土,结合传统的制陶工艺,并融入巴楚文化元素,采用书法、篆刻、绘画、浮雕等多种艺术装饰手法精心制作而成的艺术品。宜昌一家陶器工作坊内的宜昌彩陶作品——鸟韵荷香陶瓷摆件。三峡大学几内亚籍留学生玛拉摄我对宜昌彩陶制作技艺慕名已久。这次很开心能够到访陶器工作坊,欣赏到众多精美的陶器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历史人物,也有美丽的花草盆景,每件作品都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丰富多样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个陶器都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其历史与文化底蕴值得细细品味。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拥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留学生在绍兴市迎恩门侨韵街区体验点茶技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文明实践班也门籍留学生哈南摄中国有着古老的制茶技艺,不同地区的饮茶习惯各具特色。在绍兴市体验点茶,让我感受到茶不仅是饮品,饮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用相机记录下点茶的精彩瞬间,希望能让各国朋友感受中国丰富多彩的茶艺文化。


  海伦剪纸源自黑龙江海伦市,主要采用灯烟熏和剪刀剪的手法进行制作。历经百年传承与发展,海伦剪纸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剪艺风格,其剪纸画幅较大,通常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为创作题材,造型简洁而质朴。海伦市“傅作仁满族剪纸世家”第四代传承人傅清超正在制作海伦剪纸《百花送福》。韩国籍设计师吴世勋摄


  海伦剪纸作品《福娃滑雪》。韩国籍设计师吴世勋摄在一次书画展上,我接触到千变万化的海伦剪纸作品。从那以后,我时常到访海伦剪纸工作室,与剪纸艺术家深入交流,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从民俗风情到历史故事,从古典文学到现代生活,海伦剪纸的题材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情感。海伦剪纸独特的制作工艺,更是让我由衷敬佩中国民间艺人的精妙构思和高超技艺。


  武强木版年画源自河北衡水市武强县,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使用传统手工木版套印而成。武强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构图丰满、色彩鲜亮、节俗特色浓厚。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内,一名游客(左)在欣赏自己印制的武强木版年画。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学生乔丹·奥斯丁摄


  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展出的年画作品。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学生乔丹·奥斯丁摄武强年画博物馆里的每一幅作品都颇具中国特色,让我感受到当地民众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那些描绘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和农村生活场景的年画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英歌是广东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表演气势豪迈、气氛浓烈,有歌颂英雄的含义。每逢节庆,潮汕多地都会组织英歌舞表演,深受群众喜爱。今年2月,“中华英歌·舞动汕头”2024年春节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在广东汕头市潮阳区举行,千名舞者同台表演,场面热闹非凡。汕头大学俄罗斯籍留学生艾莲娜摄今年春节,我来到潮阳,亲眼观看了英歌舞表演,实在太震撼了!现场鼓声热烈激昂,舞者的舞步雄壮有力,周围的人群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一片欢腾的气氛。这次体验让我对中国的歌舞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中国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吸引着越来越多在华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友人了解和学习。他们纷纷举起镜头,记录下中国非遗的精彩瞬间。


 
标签: 乌铜走银

本文标题: 金永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56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