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理想中的博物馆,应该有个按摩室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01 11:26:00  来源:新京报
核心提示:收藏家马未都新作《瓷之纹》(上、下册),日前由故宫出版社推出,首发式于观复博物馆举行。马未都当天说,未来计划在北京建一个理想中的博物馆,给参观者提供细致到按摩、揉脚的服务。
  收藏家马未都新作《瓷之纹》(上、下册),日前由故宫出版社推出,首发式于观复博物馆举行。马未都当天说,未来计划在北京建一个理想中的博物馆,给参观者提供细致到按摩、揉脚的服务。

  “三部曲”之后不再说瓷器

  《瓷之纹》(上、下册)是马未都将自己在《紫禁城》杂志连载文章结集而成的书,按照陶瓷的纹饰分为十二章节,介绍了每一种纹饰的成因、发展和特征,还有近900幅文物图片。马未都说,自己之前出了《瓷之色》,后面会再出一本《瓷之形》,“这三本书写完了,陶瓷这个事,我就不再多说了”。

  尽管对陶瓷非常熟悉,在写作过程中,马未都还是有了不少新发现。他举例说,比如元青花,主要有价值的都是人物故事类的,萧何追韩信、鬼谷子下山等。但是进入明朝后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所有的瓷器上看不到一个人物。这个原因过去没人提过。因为元青花的谋略题材对朱元璋有很大影响,他拿下江山后下过政令,不许胡演戏。于是所有人为了避嫌都不敢画人物了。

  谈及外销瓷器过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他表示,当下文明趋同是个趋势,全世界文明朝一个方向发展。但坏就坏在文化也趋同,好莱坞文化对全世界都有影响。中国文化却没有办法守住自己的文化特征。

  在马未都看来,“中国人到目前没有能力创造新的陶瓷纹样,起码我没看到。基本还是沿袭过去的,只不过有的东西有些变化而已。我看到的完全颠覆的创造都不成功。”

  民办博物馆未来取决于国家政策

  前段时间的“冀宝斋博物馆”事件,以及国家文物局关于民办博物馆的接连举措,使得民办博物馆建设成为记者们关心的话题。作为中国第一个民办博物馆的创办者,马未都肚子里有不少苦水。他表示目前观复博物馆也只是收支平衡,还不能说盈利。“民办博物馆的未来取决于国家政策,这个谁也没有办法。”言语中颇为无奈。

  ■ 未来计划

  1997年1月正式开馆的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创办之初在编制办注册,但4年后转到了民政系统。“国家的(博物馆)在编制办注册,我们在民政系统注册,叫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这就遇到很多法律障碍。”尽管面临不少困难,马未都还是努力做大,“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在北京重新盖一个我心目中的博物馆。观复我希望做成一个品牌,走到全国各地去。现在已经走到了杭州和厦门,正在走的是哈尔滨和上海,然后还有深圳。每个博物馆根据地域特点来做,才有生命力。”

  ■ 对话马未都

  “希望提供更细致的服务”

  新京报:现在很多博物馆包括故宫都在开发文化创意商品,目前观复博物馆里的文创产品开发状况如何?

  马未都:当然我希望博物馆将来开发的产品能够支撑博物馆的相当一部分费用。我们现在所有产品开发都有一部分叫博物馆的无形资产,就是品牌,你要支持品牌费用。我们不想在这方面作为一个公司获利,但这件事所有的盈余部分都支持了博物馆建设。将来我觉得博物馆最有价值的一定是它的品牌。国家的博物馆花纳税人的钱,我们是赞助人式的博物馆,每个花钱买票的人都是本馆的赞助人。我们测算了一下,一个人的参观成本是两百块钱,理论上讲我们贴补了一百五十块钱。我们这个支撑还是便宜的,国家的博物馆更贵。从财务成本上,我们已经是最接近平衡点的。当然我不能说非得卖两百块一张,可我也不能让他免费进来,因为这是一个对文化的尊重。

  新京报:未来想在北京建的理想中的博物馆是怎样的?

  马未都:我希望建一个博物馆,让所有人有充分的体验和休息。比如,我认为博物馆都应该有个按摩室,上午我参观了,中午吃个饭揉个脚,下午再接着看。这个钱里一部分就支持了博物馆建设。我们甚至可以给你提供安静养神的空间。而且博物馆至少要具备三种餐饮场所,正餐、快餐和西餐。但这都需要极大的空间支持。博物馆一定不要让人进来就是看展览,看完东西就走。我希望长期提供更细致的服务,你有要求,我通过收费来平衡。比如讲解,讲解可以便宜,拿一个耳机,但那个没有人性。我们现在的讲解,一个人收二百块钱,一个多小时。你听着很贵吧,但从工资管理上讲,基本就是持平。中国人历来认为知识产权不值钱,二百块钱你得给我个萝卜,给我个东西。说半天话就跟我要钱,这可不干。西方人就比较认可。这种交流是很多人需要的,因为可以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本文标题: 马未都:理想中的博物馆,应该有个按摩室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6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