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作为全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多年来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保护与利用非遗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保护上实现传统手段向现代手段发展。面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难以保存、快速消失的现状,宜昌市在非遗抢保过程中,放弃过去手记笔录的传统办法,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摄影、光盘等科技手段,将民间艺人口头传授和文书档案记载的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作品拍录成音像资料,原样原貌、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为实现资源共享,市政府拨付专项经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按照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10多个项目50多个门类进行分类保存,目前全市非遗资源总库存有量为视频素材12。5T、图片数据500G、文字材料2G。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宜昌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和管理效率,为开发和利用非遗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掘上实现从低俗型向高雅型发展。民间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受社会文化风尚、群众文化素质的影响,再加上缺少加工提炼,以及流传中的扭曲变异,往往存在精芜相杂、瑕瑜互见的现象,思想上、艺术上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宜昌市在发掘非遗资源时坚持去粗取精,对封建、低俗的民间文化元素予以剔除,重点保留积极健康、志趣高雅的元素,着力彰显民间文化的先进性。例如,在《新校府》《野山笑林》《青林寺谜语》等民间文化作品出版前,我市对其中部分情节进行了修改,使之格调健康、雅俗共赏,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长阳巴山舞的原型是土家跳丧舞,覃发池等专家把土家风情和时代特征相融合,对巴山舞进行了改编,创新出简洁明快、轻松活泼、易学好跳的大众舞蹈,深受群众欢迎,国家体育总局还把巴山舞列为广场健身舞向全国推广。
传承上实现从个体性向群众性发展。宜昌市充分尊重民间文化艺术口传心授活态传承规律,设立了“优秀民间艺人奖”“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在全市先后举办了7次“民间艺术师徒大赛”,对优秀师傅和优秀徒弟给予奖励,鼓励支持非遗中个体性传承方式。同时,通过建立传承基地、课堂教学等方式,推动更多人学习民间文化技艺,目前在各县市区建立20多家非遗传承基地,其中在冲菜制作、制茶技艺等传承基地都有几百人前来学习;开展“民间文艺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宜昌丝竹、土家打溜子、南曲等项目都聘请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教学,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南曲传承人覃远新、都镇湾故事传承人刘为芬、长阳山歌传承人杨运实、兴山民歌传承人陈家珍等一批优秀传承人走上了学校讲台传授技艺。目前全市有5个县市区把民间文化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近5万名学生会喊山歌、唱南曲、演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