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十九大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十九大报告里,将文化建设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我深感文物事业大有可为,也必须有大作为。”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在十九大闭幕第二天的秋日暖阳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这种转化,对文物事业有何影响,文物工作如何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进一步作为?
王旭东:十九大报告里,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社会的主要矛盾重新定位。从文物系统来讲如何平衡好保护、研究、传承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文物背后蕴含的各类价值,顺应新时代要求,改进弘扬传承文化遗产价值的方式方法,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最大限度促进文物事业的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
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物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体现自身价值?
王旭东: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需要文物工作者去挖掘文物背后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紧密结合新时代特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提供文化土壤。
记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物事业在坚定文化自信上的作用是什么?
王旭东: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明,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又是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事业正是担负着如何真实完整保护各类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全面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价值并进行传承利用的神圣使命。文物各类价值的充分挖掘,会带给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启示。比如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敦煌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典型代表,敦煌佛教艺术持续不断发展的一千年见证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现在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蕴含的向上向善精神追求很多已经成了我们的道德规范。我们发现,中国文化越自信,就会越开放。其越开放,就会吸收更多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包容性、更有生命力。
记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物工作的作用以及今后要做的工作如何布局?
王旭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中国自身几千年文化的基础上,是开放的、包容的,充分吸收了人类文化精华形成的一种价值观或价值体系。文物工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大有可为。一方面要真正去挖掘文物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掘历史文化与我们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丰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新突破,利用各类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展示文物价值,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和互联网+中华文明等举措,让文物活起来,走进千家万户,广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大之后新时代里,敦煌研究院将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
王旭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对敦煌研究院来讲,一是要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敦煌研究院现在管理着包括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六个石窟,这六个石窟管理单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果仍用管理莫高窟的机制、体制、管理方法去管理六大石窟,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充分调动其他石窟管理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从而将各自的工作做好,同时也把敦煌研究院的一些能够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以及保护、研究的优势,辐射到其他石窟保护管理机构,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二是要在用人机制上创新。人才机制的创新我觉得应该是优先于保护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育机制、使用机制要创新。人才是事业的基本,没有人,什么都实现不了。一方面用好现有的人,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吸引人才,吸引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文博行业中来,将文博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三是要在推动基于文物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方面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注重社会效益,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事业单位,我们要探索出一套符合事业单位做文化产业的机制体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文化事业与基于文物价值的文化产业平衡发展。将这个关系处理好,最终实现文博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赢。
记者: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敦煌研究院将如何落实?
王旭东:这将是未来敦煌研究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过去我们在敦煌文化“走出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敦煌石窟艺术和藏经洞出土文物,它本身具有国际化的禀赋,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走出去”容易引起世界各国人们的共鸣。但是“走出去”时不仅仅是复制洞窟这么简单,要深入研究挖掘敦煌文物所蕴含的文明互鉴成果,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策划有针对性的展览方式和展览内容,努力实现引起共鸣的文化交流。
敦煌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上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展览,有针对性地到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场合办展览。二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数字敦煌资源库的全球共享功能。目前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中英文版已全部上线,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不能到敦煌来的公众也可以看到敦煌,吸引他们的关注,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敦煌的兴趣,从而实现敦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三是培养国内外研究敦煌的年轻学者。国外的专家学者以他们的文化背景多视角来解读敦煌,不仅我们自己的学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应该让他国的学者讲好中国故事,拓展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记者:您刚刚也说到人才培养,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此,敦煌研究院在青年一代的人才培养上是否有规划?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年轻人的比例占到了70%,这些年敦煌的影响越来越大,愿意到敦煌从事保护、研究、弘扬工作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事业留人。敦煌研究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有事可做,而且可以做他们喜欢的工作,这是最主要的。二是感情留人。敦煌文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敦煌研究院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莫高精神,几代人将一生奉献给敦煌的精神感染着新一代敦煌人。三是待遇留人,随着敦煌事业的发展,工作人员的待遇也有了显著改善。四是保持他们对敦煌的热爱之情。自主择业的方式让喜欢敦煌的年轻人自愿来到了敦煌。虽然敦煌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但因为喜欢,所以可以坚守。
敦煌研究院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会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包括他们的学习条件和继续深造的条件。我们鼓励支持年轻人继续学习深造,他们去读硕士、博士或申请出国留学,我们不但提供费用支持,还给他们一定的助学补助,学成归来还会有一些安家费。敦煌研究院一直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激励人才,吸引人才。我们同样重视从事讲解工作的年轻员工的学习深造,要求他们每个人掌握一门外语,院里会安排讲解员到相关高校脱产学习外语,还积极创造机会送他们到相关国家进修一段时间语言,所需费用由敦煌研究院或与研究院有合作关系的基金会提供。
记者:关于人才的培养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建议?
王旭东:第一,我希望教育部门在学科设置和文博高级人才的培养机制创新上给予支持。第二,文物部门在人才使用方面要大胆一点,人才的激励机制上也要有所创新突破,给他们创造潜心干事创业的条件和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并能长期扎根文物事业。第三,文物部门应持有开放的心态,充分开放文物资源,吸引高校等机构的学者对其开展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深入全面挖掘文物价值,培养更多热爱文物事业的年轻人才,实现文博行业更快且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