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博物馆又有哪些变化与进步?日前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傅宁。
内蒙古博物院座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院。是国内外游客到内蒙古旅游、领略内蒙古的历史与草原文化的重要“驿站”。以其独特的文化品位、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为内蒙古的文博事业、旅游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5 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根据您所在的博物院和您的经验,您是怎么理解这一主题的意义?
傅宁:博物馆本身就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文明记忆的地方,藏品更是人类文明记忆的载体,随着人类对文化的需求量加大,博物馆承载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创造力必须有创新精神,这是提升自身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必由之路。从更深的层面来讲,两者相加一定会推动社会人民整体素质,从而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2、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节日,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内蒙古博物院又做了哪些工作?
傅宁:博物馆应加强对人类文明的认识和研究,并且用创新的思维举办更多的科学、生动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或者说与此相关的各种活动,以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与社会教育的这种特有的功能,这是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或者说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博物院近年来加大博物馆的教育宣传力度,从文化传播和教育入手,举办诸如欢乐大课堂、博苑讲坛、走进社区、流动展览等方面,成为市民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您在内蒙古博物院以来,对世界各地的其它博物馆有所接触,给您印象最深的博物馆有哪些?都有哪些特色?
傅宁:世界各地有很多不错的博物馆,比如巴黎卢浮宫、美国大都会、纽约自然博物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韩国民俗博物馆等,给自己印象深刻之处在于他们很注重展品,尤其是展品艺术性的表达——让物说话;而且一些博物馆特别关注观众的感受和参与,比如民俗和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的群众参与度很大。另外,他们在展品的文化解析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这些是国外博物馆展览最让自己记忆深刻的地方。
4、近年来,内蒙古博物院在藏品的征集、整理或在对藏品的研究上有哪些突破?
傅宁:文物是立馆之本,是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内蒙古博物院在文物的整理与研究上也取得新的进展,如打造了流动数字博物馆。博物院数字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自2010年4月以来,内蒙古博物院先后对上千件珍贵文物进行了三维数据采集及数字模型建模,并制定了相应的三维数据采集标准和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为内蒙古自治区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展示奠定了基础。在去年9月份,内蒙古博物院在新加坡举办辽代考古学文化讲座,并举办数字化文物展览展示,开创不带文物出国办展览的先例。
傅宁:在文物研究上,内蒙古博物院根据自身草原文化等藏品特色,加强对中华民族多元文明背景的研究,以临时展览等形式及时地把研究成果运用进去,这样增加了群众对草原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的认识与了解,使大家有一个民族的认同感。
5、近期发生的故宫博物院游客砸玻璃等事件使文物保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您认为和国外博物馆相比,我们国家的博物馆还存在那些局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