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黄花梨收藏之沉浮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15 10:55:2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马未都
核心提示:30年前你和中国人说黄花梨,每个人都会很茫然。我小时候知道的有名的梨是山东的烟台梨、莱阳梨,前者绵后者酥,因为爹是山东人,说起山东梨来永远赞不绝口;我从小生在北京,知道北京的京白梨、大鸭梨,京白梨有异香,大鸭梨汁水甜。
  30年前你和中国人说黄花梨,每个人都会很茫然。我小时候知道的有名的梨是山东的烟台梨、莱阳梨,前者绵后者酥,因为爹是山东人,说起山东梨来永远赞不绝口;我从小生在北京,知道北京的京白梨、大鸭梨,京白梨有异香,大鸭梨汁水甜。

  黄花梨作为木头之名在社会上获得认知是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之后,此书1985年面世,进入21世纪才让社会广泛知晓。黄花梨作为明清两代最后优良的用材,开始也不叫黄花梨,叫花榈。清中期后花榈告罄,以次充好的新花梨、老花梨出现,迫使花榈改名黄花梨,沿用至今。

  黄花梨的名字极富文学美感,有色有香有味,后世很难另取名代之。后来商家细分的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还有现在的非洲黄花梨、大叶黄花梨,都在借用或透支古老黄花梨的信誉。

  前不久的越南之行看见许多黄花梨(MAI DOU LAI越南文)和红木( XA CU越南文)的参天大树,大都高30米以上,径粗1.5米,十分壮观,我与许多大树合影,以表示对此类木材的尊重之情。明清黄花梨家具中,我见过有独板宽70厘米以上者,长超过4米的,当时不能想见树貌,今日遇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中国人自古至今奉若神明的黄花梨,在河内、在顺化都是路树,很多都是编了号,负责到人,防止盗伐;是树之幸?还是树之不幸?

  为中国古代家具做出过非凡贡献的黄花梨树,几代文人极尽褒扬,泰极否来,仅二十年的商业大潮,让其成为马戏团中的笼中兽,有其表无其实,身价虽倍增,但自由失去,与三四百年前祖先创造的辉煌无从比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善哉善哉! 
 

本文标题: 马未都:黄花梨收藏之沉浮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47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