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山外山国术馆,46岁的泉州市五祖拳非遗传承人张晓峰正和儿子张文钊切磋武艺,父子二人已把传承五祖拳当成自己的责任。
五祖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其拳法特点综合了七种拳法的特性。2008年6月7日,五祖拳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圆“武侠梦”,起早贪黑学武艺
武侠是什么?是金庸笔下保家卫国的郭靖,是古龙笔下放荡不羁的萧十一郎,是梁羽生笔下我行我素的上官天野……每位热血少年都曾有过一个武侠梦。当小学二年级的张晓峰一知半解地翻阅着《萍踪侠影录》时,他的“武侠梦”就已萌发。
1986年,为一圆“武侠梦”,张晓峰拜师泉州五祖拳名家苏再福。14岁的张晓峰正在读初二,为保证学习练拳两不误,他每天早晨5点半便空腹推着自行车跑步当做锻炼。
到师父家中后,张晓峰开始练习基本功,扎马步、踢腿、练拳……如今这已成为了他坚持了半辈子的习惯。严厉的师父,让年轻的张晓峰知道,只有努力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懈怠。
随着学业的加重,15岁的张晓峰也曾动过放弃练拳的念头,可惜才的苏再福不忍,亲自到张晓峰的家里进行劝导。
“如果没有师父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我。”张晓峰对恩师充满感激。在他的家中,仍保留着当年恩师留给他的拳谱和手写功法,每每遇到瓶颈他都会仔细翻阅寻求突破。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五年时间,张晓峰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练成身怀武艺的“少侠”。1993年,张晓峰获得了全国首届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南拳冠军。
习武之人要以理服人
武术能用来干什么?在影视作品中,有的“武林高手”用它来惩奸除恶,有的不法分子则它用来恃强凌弱。张晓峰认为,习武是用来强身、健体、自卫、防身。
1991年,从泉州华侨职业中专毕业的他,先后从事过车间主任、少体校教练、中巴车售票员等职业,但这些职业都没能坚持下来。张晓峰唯一坚持的,是每天早晨和自己的几个徒弟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晨练。
“你那么喜欢练武,为什么不自己开武馆呢?”好友的一句话点醒了张晓峰。铺地毯、买器材……2003年,他花费2万元将自己家改造成了武馆,取名为“山外山国术馆”,意在告诉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习武需谦虚谨慎。
对于前来习武的学员,张晓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在五祖先师的牌位前保证,不主动用拳头解决问题。而这一句话也深深地印在了学员们的心里。
张晓峰还记得,曾经有一个学员在校园里被同学打了一拳,但却没有用五祖拳反击。当学员的父母询问孩子为何不还手时,学员说,“张师傅告诫我们,习武之人不能以暴制暴,要以理服人。”
除了传播正确的习武价值观外,张晓峰作为泉州市武术协会的秘书长,常带队出访美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进行武术交流,他把弘扬五祖拳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父教子习拳法,子助父共传承
张晓峰的儿子张文钊年仅18,却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还多次在国内外各种比赛获得好成绩。
在2017年7月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上,张文钊又获得五祖拳第一名、大刀第二名的佳绩。面对这些好成绩,张文钊回想起了爸爸在教导自己习武时的严厉。
“对于打拳,父亲一直都是非常严格。我曾经因为一个起跳动作没到位,练了那套拳三个月。”张文钊说,“父亲是一个武痴。”
如今,张晓峰把儿子送到了首都体育学院继续深造。“我希望儿子能在大学里学到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体育语言。”张晓峰说,他想要编写一本关于五祖拳的书,将自己从师父身上学到的以及三十余年所悟到的编写进去,到时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了儿子的帮助一定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