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姜志达
近期,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琉璃厂高峰论坛”在北京珠三角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论坛举办期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院姜志达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和以往的“经济走出去”战略是完全不相同的,它是新形势下国家全新的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它是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措施,其中,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姜志达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展开对外合作方面已经不完全是经济层面的合作。当前,中国更加侧重于在新形势下发展国家软实力,提高国家影响力,而这些主要是依靠文化来实现。
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来说,通过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性措施,提供更多的文化资金支持,可以促进国内的文化企业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加大力度走出去。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国外立足,也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把企业文化做好了,才能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信任,从而真正在国外扎下根来。
此外,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囊括多种文明、数十种语言并存,巨大的文化差异使他们之间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摩擦。因此,中国要与沿线诸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和实现共赢,将充满挑战,也存在着变数。而作为这一战略的发起国,中国也需要以平等、友善、互助、合作的姿态与沿线各国民众交往、交流,并对沿线国家持“文化包容”的气度。
综上所述,姜志达认为,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最终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与文明互鉴。
专家简介:
姜志达,分别于1996年及1999年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及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进入世界知识出版社工作,2004年-2008年工作于中国驻文莱使馆,任三秘。2010年进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稳定”平台咨询专家,英文学术刊物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