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江苏省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说,是不幸的一年,也是幸运的一年。不幸的是,在4月和9月,97岁的锡剧传承人吴雅童、77岁的常州吟诵传承人秦德祥,两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先后与世长辞。而幸运的是,常州市文化馆对两位老先生技艺“抢救”及时,记录工作得以完成。
由于时代变迁、后继乏人等原因,许多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随着传承人的去世而人走艺绝,这凸显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在这方面,常州市的探索或能提供一些借鉴。
在世的国家级传承人中,50%以上超70岁,抢救性记录刻不容缓
游人如织的前门大街上,坐落着一座古朴低调、典雅别致的建筑——姚惠芬刺绣艺术馆,花猫戏蝶双面屏风、绸缎衣料、唐卡绘画……馆内藏品都是巧夺天工的苏绣工艺品。2006年,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姚惠芬作为苏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北京前门大街建设了这座展馆。
但是,当论及一些老手艺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姚惠芬很是无奈:“干这活计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力投入,如今没几个年轻人甘愿坐这冷板凳了,手艺因‘绝后’而失传很常见。”
与苏绣相比,同处苏南地区的锡剧和常州吟诵,知名度要低很多。正如姚惠芬所说,连苏绣都面临如此窘境,其他非遗项目的命运只会更加堪忧。截至2015年底,我国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近300人先后离世,而这个数字随着时间推移,仍在不断增长着。
对此,文化部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300名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当时,江苏省公布的首批名单共有10人,就包括吴雅童与秦德祥。
今年初,文化部公布的《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也指出,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50%以上超过70周岁,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在对徐秉方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的过程中,常州文化馆拍摄团队特意采访了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唐克美,从专家角度介绍留青竹刻的工艺价值。本报记者 史一棋摄
口述片、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综述片,浓缩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
16.8个小时的口述片、8个小时的传承教学片、6个小时的项目实践片、0.5小时的综述片,浓缩了秦德祥一生以及常州吟诵的艺术精华。抢救性记录工作赶在老人去世前全部完成,为后人留下一段珍贵的文化记忆。
“常州吟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秦德祥的抢救性记录工作自2016年初正式启动,到9月23日秦德祥去世,历时整整9个月,可以说收集了秦德祥本人包括这个项目的每一个细节。”常州市文广新局局长荣凯元说。
按照工作要求,口述史访谈应包括对传承人口述进行科学记录,对传承人的师傅、徒弟、家人、同事、研究者等进行访谈,重点关注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个人风格特色、技巧经验,及其背后的民俗背景、文化生态等。
“开始前选择一个合适、能胜任项目工作的团队至关重要。”常州市文化馆副书记、研究馆员黄明彦还特别强调了摄制团队的选择标准:一是要具备文化题材片的摄制经验,对相关内容有起码的了解;二是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拍摄开始前要把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制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研究透彻;三是守规矩,拍摄过程严格遵循《操作指南》,摄制机会可能只有一次,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最终我们选择了一家具备电视台工作经验的团队。”
江苏云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振便是被选中团队的负责人,该团队由5人组成:1个制片人、1个编导、2个摄像、1个后期电脑特技制作人。“秦德祥的身体状况很差,能在椅子上坚持一个小时的采访很不容易,为此,我们拍拍停停,上门拍了很多次才完成。”潘振介绍说,“以人物专题片的方式,讲述传承人的故事。”
如果说常州吟诵项目还具备一定的采录条件,锡剧项目则因97岁的吴雅童身体完全无法配合拍摄而举步维艰。摄制团队只能另辟蹊径,商定围绕他身边的亲戚、同事、朋友、学生开展拍摄。新中国成立前的搭档姚澄、50年代建立常州锡剧团后的同事冯玉萍、60年代锡剧团的后辈丁甲飞、舞台技师汪祥官、儿子吴小童……前后采访传承人的亲人、学生、同事等共16人,录制过程以倾听和启发式追问为主,共拍摄口述片10小时,整理采访记录文字稿16.5万字。“吴老去年4月14日离世,当时有很多外地的同行、专家以及社会知名人士、戏迷参加,我们也及时记录了追悼会仪式的全过程。”常州市文化馆馆长沈红球说。
熟悉《操作指南》,开创“傻瓜模式”抢救手艺,更是对人的传承
最近,常州市文化馆又启动了对常州留青竹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秉方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徐秉方的大女儿、留青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文静帮助团队四处联系业内专家进行外围采访拍摄:“能把我父亲的手艺以影像方式永远留存,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也是对我们传承非遗的巨大鼓舞。”
留青竹刻作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团队特意采访了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唐克美,她高度评价了徐秉方在留青竹刻方面的艺术造诣,还对非遗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做非遗保护,培养传承人固然重要,也非常迫切,但我们更需在将艺术与生活结合方面下功夫,只有让高雅艺术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非遗才能有延绵不息的生命力。”
2015年,文化部印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试行稿)》,全面启动了此项工作。2016年底,文化部结合各地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起草印发了《操作指南》,分为资源建设、评估与验收、记录对象与成果使用等3个章节,从团队、知识、设备的准备到工作方案设计,从文献收集的内容、来源、方式到特色文件示例,从传承人的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到后期资料整理与片子制作,共计3.5万字的《操作指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和规定。比如,拍摄环境要求“尽可能在特定的民俗背景和文化空间中记录实践过程”,传承人教学部分的拍摄“可以采用师傅教授、徒弟学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徒弟主要表演或实践、师傅在旁边随时指导示范的方式”。
“我们希望能开创一种‘傻瓜模式’,不管谁拿到这本《操作指南》,只要严格按照要求,都能高质量地完成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门槛低,障碍少。”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非遗的抢救性记录表面上是保护手艺,实则是对人的传承,正如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赵鲁刚所说:“这项工作绝非资料的堆砌,更非编年史、流水账,重点是把作为遗产核心要素的传承人的精神技艺方面的内容挖掘整理出来,定格妙悟,记录独造。”只有这样,作品才不再孤单,因为人的故事而流传得更为深远。
除了手艺人,对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人员,我们也该予以重视。“各地文化主管部门普遍面临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人员流动性大的困难,难以胜任非遗保护专业工作,离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和保护还有一定差距。”文化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专职人员不足、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队伍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依然存在。虽然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31个省(区、市)全部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其中仍有17家采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方式挂靠其他机构,无独立编制,保护工作靠兼职或者抽调人员完成,很多辖市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大多处于缺人员、无编制、没机构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