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廊坊参加市民文化大讲堂,廊坊人民的勤奋好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年后,我再一次来到廊坊,不但城市变美丽了,文化底蕴增加了,人们的读书热情也更加高涨。”在第27届全国书博会“读者大会”现场,83岁高龄的历史学者阎崇年对记者说。
尽管年事已高,但阎崇年在追求学术精湛的道路上仍未放慢脚步,严谨治学、笔耕不辍。本届书博会,他带来了新书《御窑千年》。阎崇年说,自己之前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过“大故宫”系列,涉及皇家宫廷的制度、建筑、人物等诸多方面,但是没有过多关注器物。“这几年,总有人问我能否对故宫丰富的瓷器收藏加以研究。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知中华传统的瓷器文化,我考虑再三,决定做这件事。”
三年来,阎崇年用工匠精神反复打磨文稿。他走访了主要的官窑、御窑瓷器产地及场址,阅读了大量有关瓷器的书籍,查阅相关文物档案、图录、考古报告,涉及英文、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从搜集资料到动笔写作,十二易其稿,最终完成了这部著作。
“我每做一个课题,大约需要读100种以上的图书,大课题需要读300到500种图书。”阎崇年表示,读书是他的第二生命,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除了专业书籍,阎崇年也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比如朋友赠书、媒体推荐的优秀新书以及文学经典等。阎崇年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开拓新天地;读书有助与人交往,使志同道合的人产生更多话题;读书可以提高鉴赏力,书读得多了,就更容易选出最好的东西。阎崇年认为,读书的意义在于培养和教育下一代,“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多读书,读好书,孩子自然就会效仿,这样的家庭才能成为‘书香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