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到中央一系列关于繁荣文艺事业特别是传统戏曲的重要文件,让我这名京剧艺术工作者深感喜悦和振奋。在这些讲话和文件中,我特别注意到两点,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我想结合近年来带领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出国演出的经验,谈谈对推动京剧艺术走出国门的认识和思考。
将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突破口
“国粹”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它以丰富精巧的技艺,立体地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思想价值,是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最有效、最深刻的形式。
多年来,我与于魁智副院长以及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的同仁一道,赴海外多国推广京剧艺术,深切感受到各国观众对京剧艺术表现出的震撼和认同。随着交流水平的提升,这种认同更发生着内涵上的演进,出访剧目不再是以形式、技艺为主的“哑剧”,而是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正本大戏。中国文化最闪光的价值,通过生动、精美的故事呈现,带给海外观众最深沉的感动。
2014年赴日本,两个月巡回30座城市演出53场,场场上座率90%以上,经典剧目将中日普通民众的情感点点融化,真切地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友谊。2015年赴英国,演出结束的刹那,全场观众发出震耳欲聋的长时间惊呼,继而全体起立鼓掌,一束束鲜花如雨点般被抛向舞台,继十年前成功访英后,我团再次获得英国主流媒体五星级最高评分。
京剧艺术在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凝聚了海峡两岸的浓浓亲情。2015年携七台大戏第19次赴台湾,时值两岸领导人会面后不久,于魁智副院长领衔的《将相和》,以特殊的寓意,获得台湾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罕见礼遇。
向京剧艺术的对外推广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支持
目前我们的对外推广,常因经费所限,无法立项或深入开展。尤其远程的欧美国家项目,邀请方承担了昂贵的场租、宣传、落地后的食宿行费用,已经左支右绌,因而国际差旅、道具运输、演职员补贴等费用,都需我们自己筹措解决。演员们常因没有工作餐,只能泡一碗方便面就投入一晚上的演出;而大家所付出的艰苦劳动与所获得的微薄报酬,更是反差巨大。为了能将最正统的中国文化送出国门,演职员用牺牲和奉献,弥补着一切。
我团曾多次参加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及各国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邀请的讲座、研讨会、工作坊,以知识讲解和示范表演,免费为当地民众普及京剧艺术。然而,此类活动几乎都是无偿性质,都需从我们自己的演出费中消化解决,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困难,难以持续开展。如果获得更有力的财政支持,必将满足更多国家观众的热切需求,取得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煌煌正声的京剧艺术无疑应当走在最前列。真切希望国家能以更高规格、更大力度,推动“国粹”京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感动更多民族,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