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要通过充分的排练,把比较理想的、完整的表演献给观众,不是只演一两场,而是会一场接一场,一直演下去。从形式上看,它是重复的,每一场都是一样的台词、一样的剧情、一样的人物关系,就好像我们每天都要吃早饭、午饭、晚饭,每一餐都要吃大致一样的饭菜。但是,戏剧的创造性是人的生命的创造,我们的直觉来源于生命的创造力。好比我今天和你见面,跟下次和你见面的直觉一定是不一样的,戏剧的重复,不是重复一个程序、定式、算律,来源于生命本真的思想情感、感官直觉每一次都是不同的。
很多大师级表演艺术家的戏为什么让人百看不厌?为什么我们明明早已熟知剧情台词,还是要看?因为我们关注着演员本身,关注着他的生命本体。演员的生命在舞台上永远是新鲜的,这是我们永远能够重复去演同一个戏的生命力所在。这种重复是有价值的。老前辈的戏,我们要拿下来,让年轻演员觉得值得去学,要时不时翻出来给新一茬的、没看过的观众演一演。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在文艺创作方面缺乏“高峰”,前人的“高峰”,我们不仅要仰望,也要往上爬一爬,领略一下那座高峰的难度。“高峰”并不只产生在原创戏中,我们要把老戏演好了,比如一个演员把《四郎探母》真正演好了,比周信芳演得不差,他在技术水平、专业精神上就是值得肯定的。耸立起“高峰”的基点还是学习、是传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当代文化的“高峰”,至少让后来者看了,觉得我们这一代还行。
(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在日前举办的梅花奖艺术团“送欢乐下基层”广州行活动中发表了如上观点。本报记者怡梦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