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电视台直播了2017年度“北京榜样”颁奖实况。北京安海之弋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古建筑彩画工作室主任吴书瑞,获得“北京榜样”年度人物称号。
今年59岁的吴书瑞,祖父是紫禁城里的象牙雕刻师。受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对绘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梦想自己做一名古建彩画工。
19岁那年,他被北京市房屋修缮第二工程公司录用,一干就是30年。这期间,故宫乾隆花园、天坛长廊、中南海瀛台、天安门城楼的修缮,都留下他的智慧与汗水。
工匠之始——技承良师精益求精
“在这么多年的古建筑彩画修缮工作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记者见到吴书瑞时,抛出这个问题。
“198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前夕,我参与天安门城楼彩画修缮任务。天安门城楼属于重檐古建,我负责修缮的彩画位于第二檐,距离地面30多米,相当于12层楼高。”吴书瑞告诉记者,那个夏天酷热难耐,天安门城楼的琉璃瓦经过烈日炙烤后非常热。他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头顶烈日,圆满完成任务。“我觉得非常欣慰。”吴书瑞说。
作为一名古建筑彩画工匠,吴书瑞强调,在古建檐梁上作画,过程远不像彩画本身那般光彩亮丽。酷暑夏日、数九寒冬,是古建彩画工匠经常要面对的情况。
除了工作环境苦,吴书瑞印象最深的就是师父的谆谆教诲。
据吴书瑞回忆,有一年冬天,他在师父的指导下,尝试在建筑上沥粉作画。调沥粉关键在于把握好加水量。冬天滴水成冰,他调沥粉时总感觉不如平日润滑,不知不觉,水就加多了。
“这哪成啊!沥粉沥不好,贴金、刷色都白费。铲了,重新做!”平日总是慈眉善目的师父,为这个“小事”对他不留情面。
那天,他心里很委屈,可又不敢顶嘴,只好返工。事后,他才体会到师父的良苦用心。“这是在教我精益求精呀。”吴书瑞说,老匠人的精益求精,就是工匠精神。
艺术传承——心存敬畏不忘初心
2006年,吴书瑞从北京市房屋修缮第二工程公司辞职,应聘到北京安海之弋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古建筑彩画工作室。
“古建彩画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坐‘冷板凳’的时候比较多。但我一直选择坚守这一阵地。我要把老匠人的手艺一丝不苟地传承下去。”吴书瑞告诉记者。
古建彩画代表的是中华文化,对世界而言,展现着东方之美。吴书瑞始终对古建彩画的传统技艺和规制心存敬畏,尊重历史是他修缮彩画始终遵循的原则。
如今,在各种仿真技术惟妙惟肖的时代,吴书瑞坚持使用天然矿物颜料,沿袭传统方法手工研磨,他要把老一辈彩画工的做法传承下去。
在吴书瑞工作室,按照原规制、原比例缩制的各式彩画小样,挂满了四壁。“它们在告诉我们,要坚守古建彩画的传统规制,延续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吴书瑞说。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建筑彩画工艺,这些年,吴书瑞一直在探索新的古建筑彩画传承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古建彩画工作室按照传统建筑彩画工艺,使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创作而成的彩画葫芦艺术品——“金韵葫芦”,在2016年获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取得“最佳展示奖”。
榜样带动——言传身教打造团队
“师傅言传身教,让我们深知,做彩画光有耐心和细心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历史,坚守古建彩画传统规制。正是这样不变的追求和初心,让更多的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已拜吴书瑞为师10余年的刘锦刚坦言。
如今,吴书瑞从事古建筑彩画工作近40年,带徒传艺10余年。目前工作室共有成员12人,工作室不仅具有条件优越的工作场地,而且还具备传承传统彩画技艺的设施与设备;还可以在公司仿古建筑工程和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中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
工作室坚持按照画工工资总额2%的比例提取资金,作为画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经费。经费100%用于一线画工的教育和培训。
2016年2月,吴书瑞成功入选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市首届“亦麒麟”新创工程领军人才;2016年,吴书瑞领衔的古建筑彩画工作室被北京市大兴区人社局评为“吴书瑞首席技师工作室”。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多年来,吴书瑞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敬业奉献,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为传统建筑彩画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