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唱一个热闹一下。”19日大年初四,83岁的陈家珍喊来女儿、儿媳、外孙等家人,在家里唱起兴山民歌《五更》。这是这个“兴山民歌世家”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
兴山民歌渊源流长,是巴楚古歌的遗存。由于其特有的“兴山三度音程”,2006年5月,兴山民歌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家珍家住在三峡库区湖北兴山县黄粮镇户溪村,是兴山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人称“三峡歌后”。
“农民以种田为生,他们在干活时听着山歌便不怕热、不觉累,浑身都有劲。”陈家珍说,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知名锣鼓匠,从小耳濡目染,她在7岁时就对兴山民歌产生浓厚兴趣。
1950年,陈家珍嫁给了同村锣鼓匠世家的万能银,跟着他学会了更多的兴山民歌。后来丈夫不幸离世,陈家珍一人拉扯八个孩子,生活非常不易,兴山民歌一直是她的精神慰藉。
陈家珍音色甜美,发音圆润,会唱“闪音”和“滑音”。1981年,兴山县举办首届妃台山歌会,陈家珍独特的颤音让她一唱成名。此后,她频频受邀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
“兴山民歌证明了中国有独特的本土音乐,其独特的乐律学原理也将丰富我国的音乐理论。”兴山县文化馆馆长何兴说。
作为文化纽带,兴山民歌有助于促进多民族间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但其传承保护状况却令人担忧。
兴山民歌主要以薅草锣鼓作为载体,随着时代发展,薅草锣鼓在生产劳动中几乎绝迹,加上兴山民歌很难学,相关民歌艺人近年来逐渐减少。
为传承兴山民歌,陈家珍很多年前就开始教儿女们唱歌。现在,陈家珍的四儿四女都跟着她学会了兴山民歌。其中,二女儿万梅知、小女儿万会知都是兴山民歌省级传承人,二儿媳王英菊、外孙余长坤是市级传承人,10岁的小孙子和重外孙女也已学得有模有样。
陈家珍还受聘担任兴山县黄粮镇中小学、高岚小学等传承示范基地的老师,无偿为400多个学生定期教学,并多次为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学生讲课,教他们唱兴山民歌,拓展兴山民歌的传承范围。
同时,对慕名而来学唱兴山民歌的人,陈家珍同样毫不保留地潜心传授。“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将兴山民歌唱给更多人。”陈家珍表示,同所有“非遗”传承人一样,她所传承的不仅是民歌,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希望在有生之年守护兴山民歌,让大家继承乡音,牢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