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调查研究,已发现古代比较集中的窑场遍布长江上游的支流岷江、沱江、涪江流域支系的沿岸,包括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西部和南部地区,计13个市县。这些地区的窑场,普遍起于东晋或南朝,有的结束于隋或唐,多数终于唐末、五代或宋。这些窑场的产品,其胎质与釉色、造型与纹饰多具有明显的共性;如果将上述窑场的产品集中混杂在一起,是很难区分其各自的产地的。因此,考古学界将上述窑场的集合视为一个“窑系”。因为,地处邛崃地区的窑址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窑包最多,品种最丰,产品最精,质量最好,烧造时间最长,产品销售范围最大、对省内外的瓷窑影响最直接,最具有代表性,所以称为“邛窑”。
中国陶瓷史告诉人们:从汉、晋到宋代,中国古陶瓷逐步实现了青瓷、白瓷、黑瓷到其它各种单色瓷、装饰瓷、花釉瓷和高、低温釉上、釉下、彩绘瓷以及彩色雕塑陶瓷的突破性飞跃。在这一飞跃过程中,“邛窑”、“邛瓷”扮演了承上启下的创造性角色、开拓性角色,在陶瓷史上功不可没。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认为:“釉下彩绘是长沙有历史性意义的首创,开始出现时纹饰比较间率,先出现釉下褐彩,然后发展为褐绿两彩。”“长沙窑釉下彩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青色。各种纹饰大量出现,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艺术,对后世釉下彩的继续发展开了先河,在工艺上也为后世奠定了基础。”然而,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将修改上述记载。
早在南朝晚期至隋,邛窑就首先开创了在青釉中加入富含五氧化二磷的原材料,使青釉变成了呈乳浊状的青绿釉,并广泛应用,大量的出土邛窑器物证明:唐、五代时期,绿釉和青釉的质量和施釉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从隋代开始,邛窑还先后创造发明了釉下点彩、斑彩和黑、褐、绿三色高温彩绘瓷。正如陈丽琼先生所说:“这是个飞跃的进步,划时代的创造。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由单色釉下彩向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发展而发端于此。”到了唐代邛窑由原有的黑、绿、褐三彩,更新为黄、绿、褐、蓝等数种颜色为基调的彩绘,同时还兼烧低温彩绘瓷,于是,邛窑一改以往“南青北白”、“重釉不重纹饰”的特性,将胎装饰(刻、划、堆、贴、塑、模印等)和釉装饰、高温彩绘和低温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集于作品之中,开创了彩绘瓷的崭新局面,考古界把四川唐宋时期邛窑的三彩器叫做“邛三彩”,开创了中国瓷器艺术与科技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邛窑的光辉成就,将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从单色的高、低温釉下彩向色彩丰富、装饰考究的多品种彩瓷发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这不仅是中国古陶瓷史的光荣,而且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光荣!
历史的尘埃曾一度封存了邛窑的光辉,但是,邛窑的工艺并没有完全因此而终结。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邛崃地区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在继承、发扬邛窑传统工艺的同时,面向新时代、适应新潮流,在开拓、创新的大道上做出了新的贡献。我本人也为此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
我认为,对古代一切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包括陶瓷工艺技术都应该采取既继承又创新的态度。
继承和创新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没有继承的创新,就是空中楼阁,就是无根之木,就会丧失民族性,继而就会丢掉世界性;创新是继承的需要和发展,没有创新的继承无异于食古不化,是原地踏步,就会脱离社会需求,就会与不断变化的时代审美潮流相背离,最终甚至会导致继承的中断和优秀传统的丢失。因此,在邛窑工艺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经营中,必须面向市场——既面向仿古工艺品市场,又面向实用性陶瓷市场的需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在仿古工艺品的生产上,应当尽可能“复古”——尽可能按照唐代邛窑陶瓷烧成工艺的主要程序进行,努力研究古代邛窑陶瓷器,在原材料的使用、器物的成型方法和施釉方法,以及装饰技法上的特点,采取“拿来主义”,生产出充分展示古代邛窑精美陶瓷魅力的产品,为旅游市场增添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充分显示古代邛窑陶瓷的光辉成就,弘扬中华传统文明。
在实用性陶瓷的设计和生产上,要充分利用邛崃地区盛产茶叶、白酒的经济优势,为茶叶和酒类等产品,设计和生产精美的实用性强的陶瓷包装产品,从而,增加茶叶和白酒销售的附加值,扩大邛崃地区茶、酒的销售范围,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为促进邛崃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我在传承邛窑工艺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1978年举行的四川省工艺品展览会上,我代表温江地区参展的“雀竹台灯”受到普遍好评。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96年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在了解我的创作业绩之后,欣然命笔,题写了“陶缘”两字赠我。这对我在陶瓷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更多成就的取得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设计、创作的“彩釉活动长寿龟”、“邛三彩唐马”、“邛三彩狐狸”、“邛三彩烟缸”既融入了古代邛窑工艺的精华,又体现了现代的审美情趣。
我的创作和生产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取得陶瓷工艺美术的新成就,确实既要继承,也要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为了继承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弘扬巴蜀优秀的陶瓷工艺,我潜心地钻研古代邛窑各色彩釉的配方,琢磨古代陶瓷雕塑作品的工艺技巧,把古代邛窑的“釉装饰(各种高、低温釉上釉下彩釉)”和“胎装饰(刻、划、堆、贴、塑、模印等)”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并力求把握古今陶瓷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点,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设计并组织生产的仿古代邛窑风格的陶瓷工艺品:鸳鸯杯、鸭杯、鹅水注、陶豆、三足陶香炉等产品,不仅继承了邛窑传统的器型,而且,体现了盛唐邛窑特色的豆绿釉、豆青釉、褐黄釉、金黄三彩釉等色釉也得到了发扬光大。仿古复制的唐代陶棺、陶房、陶假山、省油灯等九件作品被成都永陵博物馆收藏;仿古代邛窑的绿釉花瓶、金瓜花瓶等六件陶瓷精品为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直径1米的邛三彩番莲刻花大盆等二十件作品为四川博物院收藏,仿古邛窑陶瓷工艺品也打进了国际市场,长寿龟、檀香炉、“邛三彩”马等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美国、英国、黎巴嫩。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还将仿古邛窑陶瓷工艺品作为珍品收藏。仿古邛窑产品花开海外,创新陶瓷作品誉满全球。
四十年来,我锲而不舍搞创新,面向市场闯新路,先后创作设计烧制出600多种彩釉陶瓷及瓷雕作品,研制出金砂釉、天目釉等100多种,有40多种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风格独特的《螃蟹砚台》参加1976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造型生动的“说唱俑”和“文君当垆”,参加1995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并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特别是“文君当垆”,以准确的线条雕塑出卓文君阿娜多姿的身材,以细腻的手法刻划出卓文君“不辞清苦自当垆,肆内惟闻醉客呼”的坦然心态,深受张爱萍老将军的赏识,欣然收藏。塑像刊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续集。此外,我创作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的陶瓷塑像载入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世纪辉煌大型画册》;“邛竹酒瓶”参加了北京首届中国包装装潢展览,并选登在1982年《中国包装》杂志。
我在陶瓷工艺的创作实践中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陶瓷工艺美术的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升华。多年来,我先后在国内权威刊物《中国工艺美术》、《上海工艺美术》、《四川工艺美术》、《中国销费》等刊物上发表了《川中“邛窑”与“邛三彩”》、《“邛三彩”探索》、《浅谈雕塑“体”、“线”结合的传统技法》、《邛陶古今》、《艺精邛陶万代溢彩》等多篇论文。
“扬邛窑遗风,开邛陶新篇”。我的辛勤劳动和成就取得了社会的认同。我的生平传略先后载入《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专家辞典》,并光荣地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美术陶瓷行业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
1999年底,邛崃美术陶瓷厂在计划经济固有的弊端中,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解体,作为负责技术的厂长,我也无力回天,但我决心继续继承邛窑陶瓷工艺,使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自己办厂,开拓新路。我千方百计想办法,东挪西借筹资金,终于在2001年建成了邛崃市何氏邛窑艺术陶瓷厂。为了让自己的一身绝技不致失传,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从卫校毕业的儿子何丹放弃同爷爷一道开办中药店卖药赚钱的打算,弃医学艺,通过十几年的言传身教和他的勤奋苦研,儿子已熟练掌握了从练泥、制坯到上釉、烧瓷的整套工艺流程,独立进行雕塑设计、创作烧制新作品,其作品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并于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我带的几个徒弟也逐渐成长起来,看到历史悠久的邛窑工艺后继有人,我有说不出的欣慰和高兴。
想当年,拜师门下,向我学艺的奥地利留学生古德隆?泊尔,盛情邀请、再三动员我去奥地利定居,发展产业,我思之再三,认为:中国文化本在华夏,邛窑工艺的根在故乡。我决心在邛窑的故土,烧制邛窑瓷器,让邛窑的工艺之花在抚育他成长的土地上盛开,香遍全国,香遍世界。
直至今天,我仍然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道路选择正确!
在市场经济勃勃发展的今天,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北方的“唐三彩”和宋代名瓷——钧窑、汝窑和耀州窑的现代仿制品早已公司化、产业化,而南方唐代名窑长沙窑的现代仿制品已出口东南亚;浙江省的仿“越窑”“千峰翠色”瓷器已成为国内某些知名水酒的包装瓶。我虽然暂时没有资金宣传我的作品,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拓国内外市场,但我决心通过努力,争取有远见的精明人士投资与我合作,让邛窑“绝技”与“资本”结合,让更多的人认识历史的邛窑,让更多的邛窑工艺品和实用产品进入市场,让邛窑工艺之花盛开中华,馨溢世界,流芳万代。
何平扬:1953年生于四川邛崃。邛窑研究所所长,何氏邛窑艺术陶瓷厂厂长,邛窑传人;四川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四川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四川十大民间艺术家,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学会理事。1973年从事邛窑古陶瓷生产和研究,至今研制出古今釉彩100多种,制作设计的邛陶器皿达600多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销,被四川各大博物馆收藏,有40多件邛陶作品获全国和省级大奖。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对其事迹进行报道,传略载入《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中国专家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