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到一幅画,2000年成为郑铁军的人生转折点。
这一年,郑铁军去蒙古国打工,在当地朋友巴特尔家中,他偶然间看到一幅京剧脸谱砂画,“画的右下角有‘郑氏砂艺’落款,我非常震惊,没想到能在国外见到失传半世纪的祖先的工艺”。
150多年前,晚清秀才郑克祥在游学时得高人传授,学会撒砂制画技艺,并开创了郑氏金银丝砂画。作为郑克祥的第五代嫡孙,郑铁军对于这一绝活却只是耳闻。“因为战乱、灾荒和一些外在因素,新中国成立前,郑氏砂艺已几乎失传,我只是小时候听父亲提起过而已。”
巴特尔告诉郑铁军,这幅砂画是其祖先在中国山东买的,因为认为脸谱可以镇宅辟邪纳财,所以一直传了下来。而郑克祥正是山东人,子辈才迁到河北兴隆县。
“我当时就觉得,这么好的手艺,又是祖传的,可不能断了啊,我得把它重新传承发扬下去。”郑铁军说。
回国后,郑铁军开始了艰难的传承发扬之旅。他去了山东登州老家,虽没找到任何史料,却在祖先的碑上看到了简单的记载;又请伯父和父亲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故事。“我伯父和父亲没正儿八经做过,只在七八岁时玩过,他们还是有所了解的。”
2001年3月,郑铁军找了3个下岗工人,成立了小作坊,开始砂画的研究创作。“当时街坊邻居都不看好我们,说‘这小子瞎胡闹呢,打工挣点钱多不容易,成天画花脸子有啥用啊’,但我就是想做成个样子。”
然而,复活一项失传工艺,何其难也,从原料的选择、研磨,到图案的设计勾描,再到画作的上色定型,一道道难关需一一攻克。郑铁军介绍,祖先曾用小米作画,但做出来画质差;改用本土的砂石作原料,“却保存不了”;又改用天然彩石,“在国内只能找到13种,可是创作时最多需要126种颜色的砂子,其他颜色就找到蒙古国的朋友,请他们帮我从那边开采。”
摸索半年后,郑铁军终于把几近失传的技艺找了回来。“第一幅成熟的作品是关羽脸谱,耗时俩月,卖了不少钱。2002年时,我们的一幅砂画拿到蒙古国去,能卖到360元人民币。2008年时,我们作坊的人员增加到了十多个,一年挣个三五十万没问题。”
2009年,兴隆县文化部门注意到这 一特色项目,并给予很大的支持: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和展示厅,免费培训技工。
2010年,郑铁军将山沟里的小作坊搬到了县城,成立了郑氏砂艺文化有限公司、郑氏砂艺研究所和郑氏砂艺美术协会,走上规模化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道路。
“从在木板、玻璃上作画,到用高密度漆板或者铝塑板,再到用有吸附有害气体功能的活性炭板作画,从氧化铝丝、铜丝到镀金丝、金丝,我们一直在创新。”郑铁军说,“在内容上,从开始的只做京剧脸谱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品种;在工艺上,探索出拉、按、扭、转等嵌丝手法,使嵌丝更加舒缓、美观流畅,研究出‘一丝成画’‘立体砂画’等多重创作技巧,尝试‘釉料压膜亮瓷’技术。”
精益求精使得郑氏砂画得到广泛认可,不仅拥有“中国著名品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德珍品”等诸多荣誉,其《京剧脸谱》与《十二生肖》系列作品被首都博物馆收藏,还成功进军国际市场,产品远销美国、韩国、蒙古国及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氏砂画作品展览室里,山巍峨,水清澈,花娇艳,人物栩栩如生,动物灵动有趣……54岁的郑铁军环视着一幅幅精巧艳丽的砂画,信心满满,“郑氏砂画既有文化价值,也有商业价值,传承下去没有问题。只要有人喜欢,我都可以免费培训。我已经建了免费开放的非遗文化体验馆,假期来的学生特别多。我的目标是做成全国最大的砂画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