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核、精神价值、道德规范、审美特色,需要我们下功夫深入研究和阐释。由于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聚集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并且这些学者往往从事各文化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因此,在这方面大学有独特的使命。
首先,我们要下功夫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拿北京大学来说,汤用彤、胡适、冯友兰、熊十力、张岱年等前辈学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和阐释作出了很大贡献。最早的两本《中国哲学史》就是胡适和冯友兰先生写的。宗白华、邓以蛰等前辈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和阐释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学研究亦是如此,从现代的《红楼梦》研究来说,北京大学就是一个重镇。
为了传承、发扬这个传统,我们先后成立了“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20世纪90年代,我们邀请30多所大学、140余位学者,前后花了12年时间,编撰出版了1100万字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这是一部中国传统美学、中国传统艺术的巨型思想库和资料库。进入新世纪,我们又编写了8卷本的《中国美学通史》和7卷本的《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于2014年和2015年出版。这三套书的出版,被学术界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同时,我们不仅在大学中开设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课程,还开设中华文化的网络共享课。在这方面,北大往往开风气之先,例如,大学的古琴教育和昆曲教育都是北大首开其端。我们继承这个传统,2010年开设《经典昆曲欣赏》的全校公选课,到现在为止已有7年时间。昆曲作为一项传统的经典艺术,正在逐渐渗透进当今大学生的血液之中。
我们试图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平台,逐步创造一种新型的人文艺术通识课,在高等院校中营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接近中华文化的经典,使他们熟悉经典,阅读经典,欣赏经典,热爱经典,深化他们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意识。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对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照着讲”,而且要“接着讲”。“接着讲”就是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接着讲”就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实现对前人的超越。
就美学和艺术学领域来说,我们着重思考的是,在吸收和融合西方学术成果的同时,如何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我们的美学、艺术学基本理论要想体现中国眼光,体现中国立场、中国精神、中国特色,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美学、艺术学理论的核心区域要有新的理论创造,要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孕性的概念和命题,形成一个稳定的理论核心。这又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的美学和艺术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