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肃穆的金佛、流光溢彩的菩萨、婀娜多姿的仕女……这些彩绘贴金的木雕作品都是出自安徽工艺美术师刘大宏之手。对于刘大宏来说,宫式彩绘贴金是在传统徽派木雕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让其流光溢彩,焕发新容。
据刘大宏介绍,传统宫式彩绘贴金工艺,相传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修建颐和园时所使用的贴金工艺,并由曾参与施工建造的安徽匠人带回来,一代一代传承。如今,他已经是第四代此项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了。
祖籍六安的刘大宏,16岁便跟随师父学习雕刻、彩绘、贴金技艺。“年少时,学门手艺,只为以后有口饭吃”刘大宏坦言。虽然初衷是为了生计,但在拜师学艺的岁月里,他接触了大量的木雕作品,不论是庄严肃穆的佛像、惟妙惟肖的祥云瑞兽,每一件作品展现出精湛的雕刻技法和巧妙构思,都让他无法自拔,深深地爱上了这门传统手工艺技艺。
随着手艺的愈发娴熟,1984年,刘大宏来到合肥,先后参与了合肥明教寺、李鸿章祠堂、马政寺等多个古建筑项目的彩绘贴金修缮工作。为了能让作品精益求精,刘大宏刻苦钻研,翻阅大量书籍,拜访了不少美工大家。他告诉记者,“彩绘和贴金的二十多道工序中,每道工序看似简单,但除了要有较强的美术功底外,耐心和细心也是掌握这门技艺必不可少的条件。”
走进刘大宏的工作室,木质的芳香扑面而来。“因为木质的雕刻作品,如果时间长了,容易生蛀虫,所以我特意选择了香樟木。”刘大宏告诉记者,古法贴金的四大步骤,从刷金脚油、贴金、扣油、再以照油结束,其中二十几道工序缺一不可,而一件成品少则几个月,多则需要几年的时间。
彩绘和贴金是传统木雕和建筑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筑彩绘的运用和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而贴金则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绘贴金到了清朝进入鼎盛时期。
时光洗尽了世间的铅华,却洗不掉中华传统手工艺的流光溢彩。谈及传承,刘大宏告诉记者,“我从16岁开始学艺,到现在已经61岁了,年纪越大,越觉得身上的责任越重,非遗的传承要与时俱进,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才能走出新的传承之路。”